長假最後一天了,估計還有股民堵在高速上,不管如何,搶跑期的港股算是收官了,令人興奮的是,今天恆指來了個大漲。
看到這般景象,相信投資者已經樂在心頭,明天的A股,穩了?
先別急,梳理一下假期外圍股市的具體漲跌情況再説。
先看整體。
國慶期間,跟A股相關性最高的兩個市場,恆生指數微漲0.51%,指漲了1.69%,納指微漲0.37%,標普500漲了1.3%。兩個市場的走勢也都很類似,除了第一天集體下跌,其後逐步企穩,今天更是大漲收尾。
雖然有波動,但沒有空頭所期待的風聲鶴唳,整體可以説是平穩過渡。
板塊上,港股漲得最好的是農林牧漁、採掘和化工,跌幅較大的是紡織服裝、生物醫藥和休閒服務,美股漲幅靠前的則是公用事業和能源,跌幅較大的是醫療保健和電信業務。
這也符合目前全球的經濟情況,能源危機導致了石油、電力、天然氣價格飆漲,能源類、資源類的公司自然最受追捧,股價被炒上天也就是情理之中,相反,消費類、醫療卻持續被擠壓,表現低迷也很正常。
不過,説到最後一天港股表現,最耀眼的倒不是能源類,而是科技板塊,尤其是漲勢最猛的互聯網公司,美團大漲9.71%,網易漲8.59%,阿里巴巴漲7.28%,京東漲6.15%,騰訊漲5.6%,還有百度、小米,漲幅都超過3%,成為推動恆生科技指數、恆生指數大漲的重要力量。
被摁在地上摩擦半年多,可以説,今天是港股互聯網公司揚眉吐氣的一天。
不過,從底層邏輯上講,稱之為反彈會更為合適。因為近半年的下跌,一個是互聯網流量見頂,行業本身就已經缺乏增長邏輯,第二是監管重錘,一下子把互聯網公司那點割韭菜小伎倆給打掉了,這兩個因素中,第一個是無法逆轉的了,第二個又不知道下一步還有什麼,所以難言邏輯反轉。
從投資的角度,最關心的兩個因素,一個是上限,即能漲到什麼位置,另一個則是下限,即跌到什麼位置算底。現在的互聯網公司,上限就不用操心了,想回到高光時刻都很難,關心下限才是實在。
從這一個多月的走勢看,有的大廠已經有一定的階段性築底跡象,例如騰訊接近400元的位置,都能夠反彈上來,美團、京東也在反覆震盪中有支撐,沒有下一步下探。
但也有大廠似乎還沒看到築底的痕跡,墜落的畫風仍然驚悚。
不管如何,對於這個昔日的明星板塊,如果監管沒有進一步明朗化,估值錨依然很模糊,長線邏輯還是難以建立,所以投資策略上還是宜博短期的超跌反彈,做波段為主。
至於另一個當紅炸子雞--新能源板塊,節前不少媒體都在猜測港股它可能會受到空頭狙擊,畢竟過去3個月積累了過高的漲幅,假期又沒有大陸資金救場,第一天也的確如此,不過此後兩天都在反彈,到今天收盤,兩大鋰電池概念龍頭--贛鋒和比亞迪,都已經收復失地,股價也已經超過9月30日的位置。
看來媒體的擔憂是多餘的了,回看這兩隻股票,在8月初登頂後,現在已經回調了2成,急於套現的炒家估計已經走了很大一部分,剩下的多是仍舊戀戰的投資者。
鋰電板塊的炒作邏輯,主要來自上游漲價、下游需求釋放,但現在看着,下游需求釋放已經打得很滿,只有上游的漲價還在繼續。
尤其像贛鋒這類資源股,雖然有電動車需求井噴的拉動,大家似乎已經忘了它的週期屬性,但實際上,它的本質仍然是週期股,股價波動自然深受上游材料價格的影響,和石油股緊貼油價走勢一樣,能否接着奏樂接着舞,就在於碳酸鋰、氫氧化鋰價格能否繼續上揚,所以投資鋰電材料股,不用扯太多,緊盯這兩個材料的價格即可。
今天上漲的板塊,還有醫藥和消費股,和互聯網一樣,這倆也是頭一天被重挫的板塊,今天大市氣氛好,它們也隨着反彈。不過,和互聯網一樣,仍然看不到邏輯反轉的一刻,國慶的消費數據儘管還沒有出全,但從直觀感受上看,萬眾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場面並不多,在經歷了長達數年的消費股和醫藥股牛市後,這兩個板塊仍然處於均值迴歸的征途中。和互聯網一樣,吃點反彈,做做波段,可能是最好的策略。
不知不覺,恆指已經下探到兩萬四的低位,假期還曾一度下探到兩萬三,不少股民都不由得冒了一把冷汗,抹掉一年來的漲幅不説,甚至已經低過風聲鶴唳的2018年,而一向以科技股著稱恆生科技指數,更是直接破掉成立時的點位。
儘管今天很猛,但拉長時間,看看下面的畫風,落寞之意油然而生。
也難怪,港股這些年最耀眼的板塊,不管是互聯網還是生物醫藥,今年都跌成狗,堪稱恆指定海神針的騰訊和阿里,更是接連遭受監管重錘,難以獨善其身,地產金融板塊就更別提了,常年被成為“三大傻”,無法寄以厚望。
不過,落寞歸落寞,股市從來都是漲漲跌跌,週期而已,好的投資策略,往往是逆向的,最好的佈局機會,就是股市最為落寞的時候。
那現在,是不是到了巴菲特老爺子所説的“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時刻呢?
這幾天,不少券商都在發策略報吿,提示港股的擊球區間已經出現,理由正是今年恆指跌幅實在太慘烈,到這個位置,機會大過風險。
從指數上看,確實有吸引力,從各種個股的跌幅看,也是如此。不過正如前文所言,博反彈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説到長線的增長邏輯,卻未必很強,因為港股的中流砥柱,像互聯網、消費、地產、金融這些板塊,都已經過了高峯期,而增長空間較為廣闊的醫藥和新能源,一個有藥價天花板,另一個則已經被炒得很高,所以恆指本身有反彈的動力,但要説進入單邊上漲通道,尚言之過早。另外,還有一些宏觀因素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如中美關係能否破冰,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如何演變,等等。
這兩天中美外事官員、貿易官員都有接觸,有溝通總歸不是壞事,外界對結果也報以期待,這也算是恆指大幅反彈的一個利好因素,但後續如何發展,沒人説得準。
未來港股的走勢,更可能是磨底式的反覆震盪,跌幅過大的板塊,如果沒有利空消息打擊,會迎來反彈的機會,如果宏觀環境變好,則反彈會更激烈,而漲幅過高的板塊,如果“漲價”邏輯還在,則還有可能繼續上揚,但如果沒有,回調也會相對劇烈一點。
所以,在擁有強勁增長空間的成長板塊,以及跌幅過深的價值板塊之間來回切換,是當下港股,甚至是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裏,不錯的投資策略。當然,如果是長線資金,不懼怕時間成本,倒也可以“躺平”,等待經濟週期重新進入上升通道,只是這種等待會較為漫長。
國慶期間外圍股市的先跌後漲,尤其是今天港股的勇猛表現,令到大家在假期的最後一天也頗感安慰。而以港股對於美股的先行反映,如果今晚大洋彼岸消息面不出什麼幺蛾子,美股收漲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外圍股市雖然在第一天給了一個下馬威,但所幸都是happy ending,A股股民懸着的心,應該可以放下了,而對於明天的A股走勢,自然有了更多的期待。
對於外圍股市上漲的板塊,像異常亢奮狀態的能源股,儘管普京的表態令到天然氣價格暫時止住暴漲勢頭,但燃氣缺口依然很大,所以明天A股能源的高開值得期待;而對於熱門的高科技板塊,雖然假期做了一趟過山車,但鑑於今天大幅收漲,明天A股預計也會有一個不錯的開局;至於消費股,高開的可能性不會太高,畢竟這個板塊是炒國慶預期,早在節前已經漲過一波,如果大市氣氛十分好,或者會上揚,否則,隨着黃金週的結束,消費行業本身都在回落,消費股自然也會隨之回調。
至於A股接下來的投資策略,和港股一樣,適合是在高成長板塊和跌幅過大的價值板塊之間做切換。一來宏觀經濟基本面並不是很給力,國內的消費力還有待恢復,國外的後疫情時代也存在諸多變數,二來流動性方面又存在收水預期,股市的整體氣氛會偏弱。
對於操盤高手,大可以不必理會這兩個因素,因為他們無論如何都可以找到賺快錢的機會,而對於廣大的普通股民,不要有過高的期待,賺點安心錢,平平穩穩,勝過坐刺激的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