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斑馬消費 作者: 陳曉京
又一家餐飲股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這幾年餐飲公司業績承壓,做米線連鎖快餐店的譚仔國際,卻逆勢實現了業務擴張和業績增長。截至3月31日2021年度,公司收入17.95億港元,同比增長6.12%,淨利潤2.88億港元,同比增長50.76%。
不過,業績增長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疫情相關的補助和租金減免,如果剔除這1.7億港元,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的業績依然是連年下滑。
小型快餐連鎖店的優勢就在於靈活機動、運營效率高,但是譚仔國際旗下門店的翻枱率從5.5下降到3.0,兩年時間下降了45%,已經與海底撈這種餐飲大店相近,傳統優勢蕩然無存。
所以説,譚仔國際也仍然未能擺脱餐飲股的魔咒。公司極力改革試圖扭轉業務,不知道將來是走上味千之路,還是向九毛九控股轉型?
得益於文化窗口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水平,香港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各種品類和風格在這裏交融,促成了香港餐飲、食品行業繁榮的發展局面。
前段時間中秋節我們都在吃月餅,其實,相當一部分月餅種類,受到了香港口味的影響,美心、大班等月餅品牌,一定程度了引領了行業的發展。
1996年,祖籍湖南的譚氏兄弟在平民聚集的香港深水埗,開出了首家譚仔雲南米線,將四川麻辣口味融合進傳統雲南米線,創造出符合香港人口味的米線品牌。
由於經營理念不合,2008年,譚氏兄弟平分店鋪,譚仔三哥米線成立。
“譚仔”和“三哥”兩大品牌,都是賣米線,但品類略有差異,除了標配的麻辣、番茄和清湯三種口味,譚仔主打酸辣清新,三哥傾向於糊辣醇厚。
到2017年,“譚仔”和“三哥”米線店已經在香港經營超過100家門店。
2018年,日本餐飲巨頭東利多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以19億港元的對價收購“譚仔”和“三哥”旗下所有餐廳。創始人譚氏家族完全退出。
東利多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內經營亞洲美食的連鎖快餐運營商,旗下品牌包括歐洲市場的WOK TO WALK、馬來西亞湯麪連鎖店Boat Noodle、英國拉麪店SHORYU,以及中國消費者所熟知的龜丸制面等。
東利多入主後,譚仔國際挖來香港連鎖快餐公司大家樂集團(00341.HK)的總經理劉達民,掌舵董事會並出任行政總裁。
隨後,公司開啟標準化改造,將原來“譚仔”和“三哥”的兩家中央廚房合併為一家,大舉拓展門店,並嘗試走出香港市場。目前,譚仔國際分別在深圳和新加坡開出3家門店。
未來,公司將中國內地作為門店拓展的核心目標市場。2022年-2024年,譚仔國際分別計劃新開門店28家、63家、69家,合計160家,其中中國內地市場計劃新開58家,佔比接近四成。
去年以來,餐飲市場持續承壓。中餐老大海底撈去年業績下降86.81%,今年上半年也只賺了不到一個億;呷哺呷哺2020年淨利潤僅為184萬元,同比下降了99.36%,2021年中報業績未見太大好轉,虧掉了接近5000萬元。
以香港市場為主的餐飲上市公司,大家樂、大快活、翠華控股、太興集團、稻香控股,整體境況更差,幾乎沒有一家的業績拿得出手。
但是,譚仔國際的業務,居然逆勢實現了加速增長。
截止2019年3月底,公司旗下門店數量為107家,當年度新增0家。此後的兩個會計年度,公司分別淨增門店數量18家和22家,到2021年3月底達到147家。今年二季度以來的5個多月,又淨增門店9家,最新的門店總量達到156家。
截止3月31日止的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收入分別為15.56億港元、16.91億港元、17.95億港元,淨利潤分別為1.98億港元、1.91億港元、2.88億港元。2021年度收入、淨利潤分別增長了6.12%、50.76%。
同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經營性現金流也大幅改善,同比增長34.09%至7.07億港元。
在行業如此困難的時刻,譚仔國際穩定了業績增長,因此連續3個會計年度都派發現金分紅,分別為7500萬港元、1.7億港元、1.2億港元,值得整個餐飲行業的羨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業績表現優秀,一定程度上來自於政策的支持。
2021年度,公司獲得了1.55億港元的補助和1560萬港元的租金減免。如果剔除這些因素,公司的業務盈利將同比減少,形成業績連降的局面。
當年度業務盈利下滑的原因為:疫情導致客流量減少;外賣增加了消耗品及包裝的開支;與餐廳擴張相關的折舊開支增加。
快餐,運營核心就在於一個“快”字。到店,幾分鐘出餐,幾分鐘吃完走人,即便是中餐,流轉速度也能做到跟肯德基麥當勞差不多。
譚仔國際也在IPO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優勢是建立了高度標準化和可拓展的業務模式,單店提升運作效率,同時方便連鎖化複製。為了能夠加快出餐時間,公司甚至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開發了各種不同種類的烹飪設備。
小型快餐店,門店、人員等固定成本有限,高流轉速度可以讓單位固定成本發揮出更大的商業價值,它的投入產出比,可能會高於一般的大型餐飲門店。這就是今年以來資本開始大規模投資連鎖小吃店的基本邏輯。
但是,從譚仔國際的運營數據表現來看,這種優勢正在逐漸消失。截至3月31日的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平均翻枱率分別為5.5、4.8和3.0。
兩年時間,公司翻枱率接近腰斬,現在與海底撈這種餐飲大店差不多,下降幅度則比近年因為翻枱率下降而飽受爭議的海底撈大得多。
因為到店消費人數下降,儘管公司門店近幾年人均消費金額從53.5元上升至58.4元,但單店日均收益還是整體呈下降趨勢,最近3個會計年度分別為41314元、40603元和37369元。
新開門店影響效率是原因之一,不過,分析譚仔國際的可比門店數據後發現,運營效率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2021年度,公司可比餐廳的翻枱率從4.6將至2.9,可比餐廳的單店日均收益從41557元下降至37934元。
所以説,譚仔國際並沒有擺脱餐飲股的魔咒,只是小店業態比其他餐飲巨頭的大店模式,生存狀態略好一點而已。
近年,公司已經在通過跨區域擴張,特別是在中國內地市場新開門店,以及增加開業時間、提升運營效率、高端化等方式試圖提升業績。
你會選擇這一碗香港來的米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