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財經天下週刊,作者:張夢依
臨期不要緊,低價動人心。“消費降級”的年輕人們,開始買起了臨期食品,面對這個號稱千億規模的市場,資本也在加速入場。但臨期食品的羊毛,也不是那麼容易“薅”的。
“消費降級”的概念,如今比消費升級更火。
15元一份的小龍坎牛腩火鍋、3元一包的日本卡樂比薯片,在一二線城市的街頭巷尾,臨期食品折扣店正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在電商平台上,各種臨期食品店也吸引了大量粉絲,成了當代“精緻窮”年輕消費者們的心頭好。
各種臨期食品店,不僅包括各類零食,也覆蓋了部分日化商品,並且已經從傳統的夫妻店向正規的零售品牌連鎖店進化。資本也在加速入場,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4家臨期折扣店玩家相繼獲得融資。
一家運營良好的臨期食品店,比起傳統的社區超市、便利店來,是否更賺錢?而想要“薅羊毛”的年輕人們,又真能通過臨期食品,實現自己的“零食自由”嗎?
在豆瓣上,有一個名叫“我愛臨期食品”的小組。截至目前,組內已經有超過8萬名註冊用户,每天在裏面推薦折扣店鋪,分享自己的臨期食品購物體驗。在這裏,你可以看到9.9元18片包郵的日本進口掛耳咖啡、0.79元的土耳其果醬,以及年輕用户們在不同店鋪裏“薅臨期羊毛”的省錢經驗分享。
在線下,臨期商品折扣店同樣人氣火爆。北京豐台區的一家好特賣門店,面積約200平米,遠不及大型商超,乍一看彷彿是一家普通的便民超市,貨架上擺滿各種品牌的零食和衞生紙、洗髮水等生活用品,但店內每樣商品下都會擺放一個醒目的黃色價籤,用黑色加粗水性筆寫着價格和“特價”二字,標價一旁還標註着商品的原售價。貨架附近也貼滿了“驚喜折扣”、“我省錢、我快樂”一類的宣傳標語。一位店員表示,來店裏的多是附近居民,回頭客很多,一些顧客每隔兩三天就會逛一次。很多人看到喜歡的折扣零食,就會一次性囤好幾件,店裏賣得最好的是自熱小火鍋、自熱米飯。
臨期食品,指的是即將到達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2012年1月27日,國家工商上總局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醒。隨後北京市工商局根據保質期臨期時常將臨期食品分為六級,比如保質期一年以上的食品,保質期到期前45天為臨期;保質期少於15天的,到期前1-4天為臨期。
線下臨期商品折扣店以銷售臨期食品為主,同時覆蓋牛奶、酒水、日化等快消品,折扣力度一般是商品正價的3-5折左右。2010年時,這類折扣店便出現在上海周邊的街頭和社區裏,大多是規模較小的小賣店或者夫妻店。
但在經過十年左右的發展後,臨期食品忽然站上了“風口”。它從野蠻發展階段過渡到了品牌化運營階段,並引發了資本的熱情押注。
2021年3月,愛折扣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惟一資本領投,鐘鼎資本跟投;繁榮集市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機構為挑戰者資本。同年4月,小象生活獲得了來自愉悦資本、天使灣資本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而作為行業頭部玩家,好特賣目前已完成了4輪融資,並初步向全國市場進軍。
臨期食品,怎麼就變成了新的“商機”?
“臨期”不要緊,“低價”最能打動人心。後疫情時代,這屆年輕人已經越來越“摳門”了。他們在1688和拼多多上衝浪,從各大平台上尋找各類優惠券和“省錢攻略”;在直播間裏尋尋覓覓,只為購物時比淘寶旗艦店多些折扣;不再打車,出門以公共交通和共享單車為主。有説法稱,現在的年輕人開始“消費降級”,倒不如説,年輕的消費者們,開始更加註重商品的性價比,自發進行了“消費分級”。
購買“臨期食品”,對很多人來説,意味着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大牌的產品,更有種“薅到羊毛”的快感。在“我愛臨期食品”豆瓣小組的簡介裏,就直接寫着:“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臨時食品可以買,臨期食品不丟人!”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休閒食品行業總產值規模超過3萬億元,即使按3%的庫存沉澱計算,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也會突破1000億元。伴隨着消費賽道在近兩年爆火,臨期商品賽道也成了資本關注的“香餑餑”。
長期關注臨期商品行業的天使灣資本表示,“中國消費市場當前正處於品牌和渠道大爆發時期,由於潮流更迭和消費者訴求的快速變化,快消品商品流行週期變得更短,這加大了品牌庫存擠壓的風險;而在消費者端,折扣店的高性價比也具有顯著誘惑力,加上家庭日用商品本身低決策難度以及高使用頻次,賦予折扣超市有着向好發展空間。”
臨期零售品牌愛折扣的創始人李悦吿訴記者,臨期折扣店誕生於華東地區,2016年後逐漸拓展到北方市場,並開始出現一些頭部品牌。不過,目前各品牌的區域性比較強,整個行業還處於早期階段。
儘管商品售價一般低於傳統超市,臨期食品銷售的毛利率卻並不低。
“傳統超市進貨價格高、利潤較低,它們的商品利潤空間一般只能達到18%-20%,最多不會超過25%。但是臨期商品的貨源通常來自廠家,各類產品利潤率能夠達到35%-75%。其中,進口商品、煙酒類、母嬰類產品的利潤可以達到70%,一些其他商品的利潤也在35%以上。假設商品綜合售價5折的情況下,折扣食品店毛利率仍然比傳統小店高10%以上。”一位臨期商店的商業經理透露稱,“一些經營良好、選址好的店鋪人均客單價基本在80-150元左右,每天的流水可以做到2-3萬元錢。”
臨期商品的毛利率會高於傳統零售終端,是因為它縮短了產品從生產工廠到消費者的鏈條。“高利潤率建立在大規模採購和廠家直接採購基礎上。像統一、康師傅等快銷品牌,在各地有一級、二級、三級供應商和分銷商,公司會和品牌方簽署分銷協議,保證一定的拿貨量,這樣品牌方會給到一個最低折扣價。通常情況下,我們公司拿到的商品進貨價能在市場售價的1-3折。”上述商業經理表示。
除了從廠家拿貨,商家銷售的臨期食品還可能來源於商超、便利店、電商平台在內的各大銷售渠道。
“現在很多品牌方會多渠道發展,其中既有直播電商,也有傳統電商渠道。部分渠道的銷量可能沒有達到預想的銷量,比如給主播專門定製的貨,沒有達到預想效果,就會產生一些滯銷品。”李悦説。而這些滯銷品流入零售端,也作為臨期食品對外售賣。“所以臨期產品流向市場,不一定是廠家產能過剩,而是快銷品的銷售渠道劃分足夠細分。”
一般能直接從廠家採購拿貨的,都是大經銷商。大多數的臨期食品商户,還沒有穩定的拿貨來源;他們拿到的貨,也有可能是以上多種渠道“拼湊”而來。一名臨期店鋪的商家對記者表示,臨期貨物分散在流通渠道的各個環節,如果採購來源和合作不穩定,就會造成門店商品供貨量極不穩定。臨期產品品類多、品牌多、銷售期短,因此這一賽道比拼的核心競爭力是供應鏈管理能力,“特別是一些暢銷折扣商品,各家都在拼手速拿貨,更加考驗商家的信息獲取能力和拿貨能力”。
但不穩定的貨源,也讓商户們拿貨的價格出現了差異。臨期食品的價格非標準化,往往是“千店千價”,這既取決於商户們對上游的議價能力,也常常根據市場行情浮動。一位臨期食品商家解釋稱,他們在定價方面會參考美團、餓了麼等O2O平台的商品價格,同時對比京東、淘寶、拼多多平台的價格,以此確立定價體系;並在此基礎上,根據品牌級別、保質期長短等多維度調整價格。
同時,行業人士也提到,銷售臨期折扣商品的店面,產品種類、門店經營模式都大致相似,並沒有體現出差異化來。
這也意味着,臨期食品雖然火了,但它並不是個“躺贏”的生意。能賺到多少錢,還要靠各商家自己“各顯神通”。
除了供應鏈管理能力,臨期食品店們只能在門店選址上樹立競爭的壁壘。一位小型超市老闆吿訴記者,“臨期商店也屬於零售門店的一種形式,而零售門店的營業額影響因素包括選址、選品等等。所以,開店之前也要評估周邊的人羣屬性和日常客流量,白天有多少人上班、周邊有多少老人小孩流動、小區的入住率最高有多少,這些都會影響到一家零售店鋪每天的營業額。”
據瞭解,根據選址不同,臨期食品品牌已經發展出不同的類型。好特賣的門店更偏好於開在購物中心、寫字樓、商業街附近,選擇商圈的好處是人流量大,但一般客單價較低,用户粘性和復購率也較低。還有一些臨期商店品牌,例如小象生活、愛折扣等,專注於社區消費場景,這類店鋪的租金成本更低,客流更穩定,但社區門店消費羣體單一,單店營業額也容易觸及天花板。因此,在李悦看來,運營能力、與消費者的互動對於店鋪的銷量也十分重要。
臨期食品行業的頭部品牌,由於有了資本的加持,在信息化水平、供應鏈管控能力、經營管理能力上比起其他小型零售商來,已經拉開了距離。據李悦介紹,愛折扣在2017年創辦,目前公司單月銷售額為2000萬元,在天津已經開設了8家自營社區折扣門店,同時計劃在天津地區開放連鎖經營業務。“品牌的出現也助力了行業的發展,現在臨期行業的各個鏈條也在逐步向正規化、安全化、合理化方向發展,也有了自己的行業標準。”在她看來,未來折扣商品賽道上,或許能夠出現一個全國性的品牌。
臨期食品畢竟沒有過期,看起來“物美價廉”,而“佔便宜”又是人的天性,臨期折扣店的生存奧妙也正在於此。但是實際上,年輕消費者們要成功“薅羊毛”,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肖曲是一位臨期折扣店的忠實消費者。她常常會去折扣店掃貨,原因很簡單:“這些臨期食品店,比如好特賣,裏面賣的零食比KKV和名創優品都要便宜多了,30塊錢能買幾大袋。”但是她也注意到,自己在很多臨期食品店裏買到的零食大多都很“奇怪”。
“有些食品包裝上全是日文,看上去是日本進口的零食,我買回家吃的時候才發現是福建生產的‘偽日貨’。我在店裏,還經常花了錢卻淘回來一些‘奇葩’口味零食,比如我買到過酸奶味的薯片、黃瓜雪梨味的無糖氣泡水,如果不仔細挑,就容易踩雷。”肖曲説。
這也意味着,不少想要精打細算“薅羊毛”的用户,實際上只是買到了流入臨期食品供應鏈的滯銷品。
另一位用户則表示,自己最愛吃自熱火鍋和螺螄粉,但是卻很難在這些臨期食品折扣店買到海底撈、自嗨鍋這類比較知名的品牌,她在臨期食品店看到最多的,“要麼是大品牌生產的非暢銷款產品,要麼就是我都不認識的小品牌”。
臨期食品店的零食為什麼小品牌居多?“有些商家為了滿足門店的快速擴張,必須要保證豐富的SKU,當供應鏈沒有足夠優勢的時候,它們有時會拿一些二、三、四線產品,來替代和彌補自己在SKU上的空缺。同時,這也間接反映出,很多商家在上游拿貨端可能沒有什麼優勢。”李悦解釋説。
而小品牌的商品,卻更容易在質量上“翻車”。這也讓臨期食品成為一個亟需規範的行業。
在不少人心目中,購買臨期食品是為了能“花小錢買到大品牌”。在各個商店的貨架上,最先被拿空的,也往往是大牌的食品。但對很多商家而言,大品牌的臨期商品,對它們而言是用來“引流”的,即通過極具性價比的折扣將消費者吸引到店後,再引導消費者購買其他毛利更高、折扣力度一般的商品。店內臨期食品的定價也是建立在多維度的精細測算上,包括毛利空間、消費頻次、品牌知名度、品類等等。
想要“薅羊毛”的很多年輕人也許會發現,在這一方面,他們是永遠算不過商家的。
90後白領楊瓊也購買臨期產品一年多了,她認為,要佔臨期產品的“便宜”,用户就要捨得作出“犧牲”:“臨期食品,肯定不像超市選擇那麼多,更多的時候,你是在一堆有瑕疵的商品裏被動撿漏。你圖便宜,就要做好吃雜牌、做商家‘小白鼠’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