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敲打配方奶粉:投資風向變了

最近新華社比較忙,一天砸一個行業。

前天發文警惕電子煙以及增高針。而就在昨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營養專家又指出,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營銷活動對母乳餵養會產生負面影響,孕產婦接觸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銷活動越頻繁,對配方奶粉的態度就越積極,需要加強對母乳代用品營銷行為的規範。而對此國社做了權威報道,也代表了未來的方向。

這一消息直接導致港股乳業概念股重挫。截至收盤,雅士利、中國飛鶴、原生態牧業均跌超4%,A股方面,西部牧業跌逾4%,新乳業。天潤乳業跟跌。

然而,目前國家鼓勵三胎政策應該對配方奶粉行業利好,這種情況下為何會被“錘”呢?

01

嬰幼兒奶粉受追捧

目前,嬰幼兒奶粉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至今已有30年。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嬰童消費市場,其中嬰幼兒奶粉行業發展迅猛。從2016年以來,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2020年達到1764億元。與此同時,嬰幼兒奶粉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僅2017年就達到110萬噸。我們在超市裏看到的大罐罐裝奶粉通常在800克左右,110萬噸相當於當年銷售了13.75億罐奶粉。

相比於國產奶粉來説,媽媽們更偏愛進口奶粉。2008年毒奶粉事件爆發後,國產奶粉遭遇信任危機,市場佔有率逐步下滑,直到近年來才有所緩和。2016年實行奶粉註冊制後,國產奶粉市場佔有率開始穩步提升,2019年,國產奶粉市佔率已經達到49%。

那麼,媽媽們紛紛選擇奶粉餵養是否是受到了廣吿的影響?隨着母嬰配方的更新,持續撼動行業的格局,使得各大品牌為了搶佔市場而投放大量廣吿,更不惜高成本請明星與奧運健兒代言。而嬰幼兒配方奶粉廠商的營銷,對人們選擇餵養方式自然有一定影響。不少寶媽都認為現在奶粉的配方已經非常接近母乳了。這與提倡導母乳餵養相矛盾,國家就會規範。

然而除了廣吿之外,根據統計,採用多階段分層整羣隨機抽樣方法調查了10223個家庭母乳餵養情況。報吿顯示,在生命的最初3個月,僅有30%的寶寶純母乳餵養,而8.1%的寶寶從來沒有喝過媽媽的乳汁;在成長到11個月的時候,已經有38.2%的寶寶完全“斷奶”了。

並且各地區6個月以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有所不同,大城市的純母乳餵養率最高,達到35.6%;其次是農村地區,純母乳餵養率為28.3%;而中小城市最低,較農村地區低5個百分點。中國疾控中心副所長説,母乳是兒童出生後最佳的營養來源,母乳餵養使母親和嬰兒都受益,嬰兒出生後應堅持6個月純母乳餵養。但是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沒有考慮清楚利弊,就盲目跟從選擇配方奶粉。

國家正鼓勵二胎、三胎,支持整個社會建立健全的生養保障體系,既提供新生兒父母提供育兒時間、資金、政策等等支持,同時也會充分支持母乳餵養,讓育兒迴歸到自然餵養的軌道。

之前攀枝花宣佈每月給三胎補助500元,時間3年。北京宣佈女職工生育後可另享受生育獎勵假30天,經單位同意,可再增加假期1至3個月。後續會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因此,三胎雖然利好,但是要看到國家在整頓一切不利於三胎生育的亂象,從教育、住房醫療等。下一步,國家肯定大力提倡和支持母乳餵養,而目前過度的配方奶粉營銷干擾了嬰幼兒的母乳餵養自然會被整頓。

02

配方奶粉VS母乳餵養

事實上配方奶粉與母乳餵養的戰爭一直在繼續、輪迴。

早在1950年前,西方配方奶粉剛興起,奶粉公司聲稱“配方奶粉比母乳好”。衞生從業人員也不鼓勵人們用母乳餵養,其被認為是“古板、脱離時代的行為”。1970年後,配方奶粉推廣開始在發展中國家大片興起,人們開始抵制配方奶粉,如雀巢這公司被抵制過。

現今,大部分國家不支持甚至禁止配方奶粉的廣吿推廣,衞生從業人員也是鼓勵母親用母乳餵養。

在美國,母乳餵養被強制推廣前,不管母親是否同意,護士會立刻抱走嬰兒,喂以奶粉,但是這個行為會嚴重影響母乳餵養的推廣。原因在於,嬰兒吸食母親乳房的次數減少,會直接導致母乳的分泌量減少,而且這個減量是永久性的。

有人就會提出,配方奶粉和母乳餵養真的是衝突的嗎?母乳餵養的健康效果真的那麼神奇嗎?事實上,喂以配方奶粉確實會使母乳分泌量減少,但是每天1-2瓶配方奶不會有太大問題,歸根到底是量與比例的問題。

再就是,母乳實驗的科學性,這些得出母乳對健康有好處的實驗缺乏科學性。由於人道問題,母乳實驗無法做到客觀,只能進行如隨機對照的實驗設計,或者觀察跟蹤實驗。大部分這些觀察實驗得出的直接結論是母乳餵養帶來更健康的小孩。但是,這種實驗得出的實驗結果並不能讓人信服,它只是個觀察結果,並不能解釋其中的因果關係。舉個例子,觀察實驗得出結論:有跑步鞋的人有更健康的身體。這個結論的聯結者可能是第三方因素,如跑步,是跑步這個因素連接跑步鞋和健康身體的,但是不能理解為有了跑步鞋就能有更健康的身體。

返回到母乳實驗這個事情,這其中的第三方因素最有可能的是教育程度與收入。即使在西方,母乳餵養更多得存在在高收入人羣中,她們更樂於接受、執行健康建議;她們有更長的產假,或者直接不用工作;她們不抽煙也少喝酒。這也難怪母乳餵養會和更健康、聰明的寶寶連接在一起,本來父母就聰明,也注意健康問題,母乳餵養簡直是中產階級的榮譽勛章。

全職工作的母親,單親媽媽難以在客觀上實現母乳餵養。雖然滿大街的宣傳單説“母乳餵養是免費的”,但是“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這些媽媽心裏苦,但也説不出吧,家裏電費、煤氣費等各種賬單要交,小孩要養,大人要吃,不幹活,哪來的錢?!

還有就是,在公共場合餵養母乳會被視為“骯髒”、“下流”的意識,使得很多寶媽在外面不敢喂孩子。記得之前在新聞看到一位母親在高檔餐廳吃飯,她在餵母乳時被服務生要求用餐巾遮蓋重要部位,後來這件事鬧上新聞,引起全民討論。其實,母乳餵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用那麼側目。

但是其中不乏母乳餵養“鐵證如山”的正面效益,而且效果對早產兒似乎更明顯。母乳餵養的小孩更少得感冒、拉肚子;母乳餵養的早產兒有更小的機率得腸胃方面的問題,更低的機率得感染,嚴重者如敗血症。在發展中國家;母乳餵養更能有效規避用不健康水源衝調奶粉的問題。

而對於母乳與奶粉究竟哪個好,我的態度是中立。既不認為這是“奶牛”行為,母乳餵養為孩子身體好。也不認同媽媽就要奉獻自己一生、全部,被迫選擇母乳,到頭來以愛之名要挾孩子。選擇母乳餵養是個人選擇,權衡母乳餵養的利弊,無論是對嬰兒本身還是母親本身,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有差異的。讓愛多一些,批評、論斷、貼標籤少一些。

回到奶粉行業本身,可以預測,下一步國家會對嬰幼兒奶粉廣吿、明星代言、軟廣吿等進行規範,並很可能出台強制性法規。這對各個奶粉品牌來説,需要提早未雨綢繆了,廣吿需要逐步減少,明星代言需要及早規劃取消,至於市場上的過度宣傳也需要規範起來。要知道,一年的廣吿、明星代言費等等都有幾十億。對於消費者來説,這是算到奶粉成本里面的。時代變了,風向變了,需要及早應對。另外也提醒不少品牌,不好做了,需要及早退出。

該來的都會來的。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