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醫藥雖然是弱週期行業,但政策驅動性較強。在2015年以前(2005年-2014年),伴隨着醫保的擴容(醫保覆蓋率和籌資水平大幅提升),國內整個醫藥市場由此進入“水大魚大”的黃金十年。然而,對於2015年以後的這個行業來說,“醫保控費”已經成爲核心主旋律。
與此同時,隨着加速新藥審批上市等一系列支持醫藥創新發展的政策的出臺,疊加資本市場對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的放閘,大批本土創新藥企蓬勃而起,併成爲中國醫藥市場的新生代力量。
政策監管環境有了逆轉、行業生態變局叢生,這也意味着從前的投資邏輯已經不再適合今天的醫藥行業。
醫藥到底還能怎麼投?在日前舉辦的“2021健康中國思南峯會”上,來自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等買方,以及興業證券、國泰君安等賣方的多位嘉賓分享了他們各自的看法。以下是華爾街見聞對他們觀點的梳理:
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升,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給國內醫藥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因此,市場普遍認同醫藥將是一個長牛行業。
但如果要對醫藥股的“長牛”特質有正確的理解,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投資與回報?
統計顯示,2002年至2009年期間,滬深300和中證500年化收益率分別爲9.86%和11.71%。
同期,偏股型主動管理基金年化收益率最高24.79%,前50%分位收益率12.93%。
相較而言,同一時期,前50%分位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則是8.15%,這個水平差於指數的年化收益率以及基金的中位收益率。
但如果買到前45%分位的股票,年化收益率就有12.15%,這就超過了指數並且接近基金的中位收益率水平。
而如果每年都能選到前30%分位的股票,那麼年化收益率就會高達27.44%。
所以,投資並不需要每年都買到最牛的股票。如果每年都能買到中位數之前的股票,那麼累積下來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
醫藥行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又會有什麼特點?
統計可以發現,在2006年到2020年的15年間,在30箇中信一級行業中,醫藥行業排名第一(以指數漲幅看)的次數是零,而排名前三的年份也不多,均差於食品飲料和家電行業。
但是,依據排名前50%的概率和排名後30%的概率這兩個指標來看的話,醫藥行業又要好於食品飲料和家電行業。
醫藥行業排名前50%的概率高達80%。同時,排名後30%的概率又很低。
因此,總的來說,投資醫藥健康行業會有相對不錯的複合收益率,能夠獲得長期超額收益。在過去15年裏(2005-2020),中信醫藥指數累計漲幅1720.38%,在所有中信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三,僅次於食品飲料和家電行業。
另外,從個股上來看,過去15年裏漲跌幅排名前20的個股中,醫藥股的數量是最多的。
在醫保基金相對寬裕的時候,資本市場選擇醫藥標的更多隻注重“獨家”這一維度,品種越單一,也就意味着成長的彈性會越高,而藥品本身的“臨牀價值”卻完全被忽略。
但自醫保實施精細化管理之後,臨牀價值轉而成爲醫保藥品的最大定價籌碼。只有“急病人之所急,需病人之所需”,臨牀價值高、經濟性評價優良的藥品才更受醫保青睞。
與此同時,國家藥監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指引(《以臨牀價值爲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牀研發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引導新藥研發以滿足臨牀需求爲方向。
因此,在醫保的框架內,未來對投資標的的選擇同樣需要回歸臨牀價值這個本源。只有真正讓臨牀獲益的產品,才能實現爆品邏輯。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醫保基金重在廣覆蓋、保基本,因此對醫保藥品的臨牀價值的定義也會更寬泛。這裏的臨牀價值可以指的是藥物的有效性,也可以是安全性、依從性等,並非高精尖的First-In-Class(FIC)原創新藥才具有臨牀價值。
除此之外,在醫保的框架之外,還有兩條投資主線:
一是關注有自主定價權的(無需醫保支付)改善性、偏消費類需求,相關標的包括牙科、眼科、身高管理、醫美、疫苗等。
二是關注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在醫保控費的背景下,中國醫藥市場的容量將面臨一定程度的萎縮,因此藥廠需要走出去做國際成熟市場。打入歐美主流市場,這樣就能夠迎來多於中國市場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市場邊界。
隨着大量Biotech公司的崛起,業界預期中國的醫藥產業鏈有望複製美國,形成平臺型公司(Big pharma)與初創生物技術公司(Biotech)並重的格局。
但在美國市場,由於Big pharma和Biotech公司已經形成良好的分工協作與優勢互補,前者負責商業化,後者主攻創新研發,因此投資兩類公司的邏輯較爲清晰。Big pharma雖然估值不高,但勝在收益穩定,且風險較小;而Biotech的魅力則在於爆發力強,公司一旦處於風口就可能享受到非常大的股價彈性,但回撤風險也是對等的。
相較之下,中國的Big pharma和Biotech公司還沒有達成類似的合作默契,因爲也就導致投資兩類企業的邏輯的複雜化。
目前來看,這兩類公司仍舊有着各自的優勢,同時也存在各自的難點,具體表現在:
1、產品線佈局:Big pharma往往已經在中國市場浸淫幾十年,因此對中國市場的敏感度相對較強,知道臨牀需求是什麼、在哪裏,他們更像是市場驅動型的公司。Biotech公司的個人主義色彩相對更加濃烈,這一類公司一般都是由海歸科學家,或者是跨國藥企的高管創立,他們在研發產品佈局上,更多是圍繞自己擅長的技術領域進行佈局。
2、商業化能力:成熟的平臺型公司的強項之一就是商業化推廣。尤其在中國市場,同一類藥品,在治療適應症差不多、獲批時間差距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商業化推廣能力強的藥廠會佔據更多優勢。對於biotech公司來說,能不能組建出適合中國市場的非常強的商業化團隊,這往往是他們面臨的比較大的難題。
3、國際化視野:在這一方面,Biotech企業相對Big pharma會更領先,他們往往也有更多的對外許可(license-out)項目。Biotech企業的很多高管出身自跨國藥企,因此對海外市場更瞭解,並且和跨國藥企洽談合作也更有便利性。相較之下,傳統的平臺型公司還是延續了過去的思維定勢,目前大多仍停留在中國市場。
可以看到,不管是一級還是二級市場,對醫療器械的關注度及投資佈局都在加深。
據統計,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領域的融資數量創下近三年之最:融資數量共計293起,相比2019年實現了超30%的增長。
同時,在二級市場,醫療器械也是享受港股18A、科創板紅利最多的板塊之一。2020年A+H股上市企業數量達到19家,業界預計,未來5年醫療器械上市公司還將從現在的80多家增加到300多家。
醫療器械被一致看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相比藥品(仿製藥替代原研藥),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程度仍比較低。在產業升級和進口替代的推動下,預計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在未來還將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
2、國產醫療器械更有可能在一些細分賽道實現突破和彎道超車,特別是那些具有“跨賽道、多學科融合”特點的雜交手術方案,如手術機器人、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等,這些也是新時代的器械療法。
3、醫療器械也最有可能出現中國原創創新(First-In-Class)產品。從產業的發展程度來看,藥品相比醫械起步更早、發展更快,但由於藥品的原始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基礎科研,而國內醫藥產業在這一環節仍比較薄弱,因此原始創新藥品的產生還需要時間。
器械則不一樣。醫療器械的創新靈感更多來源於臨牀,而中國人口衆多手術量巨大,因此有着非常好的臨牀基礎。另外,醫療器械的研發講究醫工結合,而中國有“最瘋狂的醫生”和“最瘋狂的工程師”,只要臨牀醫生有相應的idea,中國企業的工程師就可以去滿足,這樣就能帶來很多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