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貓眼娛樂發佈2020年年報,報吿期內實現總營收13.657億元,同比下滑68%。經調整全年虧損淨額為4.356億元,而去年同期收益淨額為7.032億元。
業績由盈轉虧,通常會受到主流研究機構的質疑,但海通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提出,貓眼娛樂流量、數據優勢明顯,內容服務成為看點,維持“優於大市”評級。
疫情年大考,貓眼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貓眼娛樂在財報中稱,總營收下降和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對電影行業乃至整個線下文娛產業的廣泛衝擊。
受大環境影響,貓眼娛樂2020年的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以及廣吿服務及其他所得三個主營業務版塊的收入均出現明顯下降。
其中,作為貓眼娛樂核心業務的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和上游內容的娛樂內容服務兩大業務版塊的收益縮減最為嚴重。2020年在線娛樂票務服務收益由為7.57億元,較2019年的23.03億元下降67.2%;娛樂內容服務所得收益為3.53億元,較2019年的13.97億元下降74.7%。
但與此同時,貓眼娛樂的收益成本也大幅降低。財報顯示,2020年貓眼娛樂的收益成本為8.28億元,同比減少48.6%。
收益成本減少主要由於票務系統成本減少,內容製作成本及內容宣發成本減少。其中,票務系統成本將至1.45億元,而2019年的這一數據為5.37億元;內容製作成本及宣發成本在2020年縮減近半。
其實2020年影視相關行業業績虧損早已在市場預期之內。2020年,中國大陸影院自1月23日起關閉183天,線下大型演出及賽事也因新冠疫情紛紛取消,大量影視項目進度受阻,無法如期上映。在這樣特殊的大背景之下,貓眼娛樂在疫情重創下仍然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全文娛”戰略曙光初現
雖然2020年業績盈轉虧,但貓眼財報依然有一些亮點可尋。海通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0年公司整體電影票務業務市場份額穩定,繼續保持領先,公司將嚴格管控票務業務成本及費用支出,進一步提升票務業務盈利能力。
貓眼於2019年實現上市後的首次年度盈利,其主要原因在於票補減少和業務多元化佈局。2020年雖然遭遇黑天鵝事件,但貓眼的“全文娛”戰略方向依然得到市場的正反饋。
從前票補是在線票務平台間競爭的大殺器,但近兩年已經漸漸退出歷史舞台,貓眼節流成效顯著。2020年,貓眼銷售和營銷開支佔營收35.6%,比2019年的36.3%還要低了一點,這説明貓眼票補支出繼續平穩下降,其節流節奏並未被疫情打亂。
在多元化佈局方面,貓眼業務鏈條繼續向上遊內容行業延展。
在院線電影方面,貓眼2020年參與出品、發行18部影片,合計票房89.82億元,佔全國總票房48.3%,同比提升7.5%。其中總票房過10億元的影片有4部,貓眼參與了其中3部(《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金剛川》)的出品、發行。貓眼出品及主控發行的《一秒鐘》、《風平浪靜》等新作同樣反響熱烈,其中《風平浪靜》是貓眼首部自主開發的影片,獲得知名電影節獎項提名。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2021年貓眼開局堪稱亮眼。2021年春節檔首日定檔的7部影片中,貓眼參與出品、發行5部,其中由公司參與出品和保底主控發行的影片《你好,李煥英》最終票房超過了54億元,位列中國影史第二名。而2021年,貓眼整體片單儲備豐富,包括《1921》、《怒火重案》、《中國醫生》、《涉過憤怒的海》、《明日戰記》、《不速來客》等多部作品
在劇集和網絡電影領域,貓眼儲備項目有包括貓眼、騰訊合作的平台定製劇《烏鴉小姐與蜥蜴先生》和《通天塔》,計劃於今年開機的《庭外辯護》《天才棋士》、《女為悦己者》、《服不服》等多部劇集,以及涵蓋了東北喜劇、新武俠、軍事等熱門題材的網絡電影項目。
按照貓眼提出的全文娛戰略,未來貓眼業務將覆蓋現場娛樂、短視頻、視頻、電影、文娛媒體、劇集、音樂、藝人KOL等多個領域,這種全方位多元化的業務發展方向將有利於幫助貓眼擺脱被單一票務業務掌控的局面。
海通證券預計,貓眼2021-2023年總營收分別為46.44億元、55.10億元和61.3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39.37%、18.66%和10.93%,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80億元、9.86億元和12.0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05.21%、45%、21.82%;對應全面攤薄EPS分別為0.60元/股、0.86元/股和1.05元/股。參考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27倍PE估值,給予貓眼2021年25-30倍PE估值,對應合理價值區間18.07港幣/股-21.68港幣/股,維持“優於大市”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