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中產在激增,銀行在“內卷”
格隆匯 04-01 11:03

本文來自:稜鏡,作者:周純子

2020年疫情對於銀行業來説,是一次實戰性的壓力測試。因此,在近期各家銀行陸續公佈財報之後,不論是淨利增速大幅放緩,還是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均在市場預期之內。

略感意外的是,疫情也改變了人們以往的消費和儲蓄習慣,以至於多家銀行的個人存款創下歷史新高。此外,中產人羣的規模迅速擴大,體現在銀行的年報上,是金卡及私行的客羣增速遠超普卡用户,呈現“倒金字塔”形狀。

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在業績會上喊出“財富管理”的口號。這項被視為決定銀行未來能走多遠的業務,看起來像是當下銀行在面臨淨息差收窄、居民財富不斷增加的內外部環境下,尋找到的最優破局之道。

然而這並非一條坦途。正如一位銀行從業者對《稜鏡》作者所言,隨着財富管理的線上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背後考驗的是銀行的資產獲取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在他看來,銀行在這一時點紛紛聚焦於這個領域,更像是一場“內卷”。

難能可貴的正增長

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六大行的營收增速和歸母淨利潤增速都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工行的營收增速由2019年的10.52%降至3.22%。在淨利潤增速方面,除了中國銀行和郵儲銀行之外,其他四家大行都降至1點幾的水平,而2019年該項數據普遍在4點幾左右。

儘管如此,與2020年中期業績淨利潤普降一成相比,六大行全年還是實現了正增長。農行行長張青松在業績會上感慨:實現這麼一個盈利增長也是難能可貴的。

不可否認,疫情期間響應國家號召降低融資利率、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這些非常規政策給銀行利潤造成了實質性的影響。以工行為例,2020年該行新發放人民幣貸款利率為4.46%,比上年下降了47個BP,過去一年累計為10萬多户客户辦理了延本延息,涉及的境內貸款達1萬多億元。

在資產質量方面,六大行的不良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雙升”,其中,工行的不良貸款額同比增加538億元至2940億元,交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20個BP至1.67%,上升最快。

延期還本付息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授信風險的暴露。不過,據工行、建行監測的數據來看,申請延期的企業已經越來越少。工行副行長王景武在業績會上提到,從去年三季度開始,該行延本延息貸款辦理量在逐步下降,目前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對於不良雙升的趨勢,中行擬任行長劉金認為,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是信貸,經營信貸就是經營風險,就會有不良貸款。“不良率階段性地出現一些波動,有時會低一點,好看一點,有時高一點,不那麼好看。但只要把它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市場就不用過分地擔心。”

“金卡”客户增速超過普通客户

2020年資本市場的良好表現疊加疫情的因素,使得銀行的個人存款大幅增加,中產人羣的規模在迅速擴大。據《稜鏡》作者粗略統計,六大行2020年新增個人存款累計超過5.4萬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六大行中有四家銀行的個人存款同比增幅超過了兩位數,增幅最快的建行達到16.99%,新增個人存款1.48萬億元;此外,工行的個人存款時點餘額突破11萬億元關口,時點增量創歷史新高。

對於個人存款快速增長的原因,建行副行長呂家進在業績會上提到,去年從貨幣政策到金融市場的環境都有利於存款的增加,體現在全社會貨幣總量增長較快,全年廣義貨幣M2增長10.1%,較上年多了1.4個百分點,也為存款業務發展帶來了更多的資金。

在客户增長方面,中高端客户的增速高於基礎客户,成為去年銀行業績的一大亮點。從數據來看,疫情顯然對於銀行普通客户的影響更大。

以“零售之王”招行為例,2020年招行零售客户數達到1.58億户,較上年末增長9.72%。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資產50萬元以上)達310萬户,同比增長17.15%;私人銀行客户(資產1000萬元以上)近10萬户,同比增長22.41%。

針對私行客户增長最快、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增長速度居中、普通客户增長速度最慢的 “倒金字塔”模型,招行副行長汪建中在業績會上解釋稱,一方面有疫情對獲客的影響,加之招行在貸記卡方面有意進行了策略調整,導致普通客户的增速相對較慢。

而金葵花及以上的客户增速較快部分得益於兩個因素。汪建中稱,一方面是疫情的影響,疫情之後出現消費疲軟,老百姓花的錢少了,金融資產相應增加;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助推了金卡以上客羣的增加。

不止招行,中行也在財報中提及,其中高端客户數量及金融資產規模增速達到近三年最好水平。中行副行長鄭國雨在業績會上介紹到,2020年該行中高端客户增速優於基礎客户,私人銀行客户和金融資產的增速均超過了15%,輕資產的財富管理收入快速增長42%。

除了疫情的影響之外,近幾年隨着一線和諸多省會城市的樓市降温,房地產這一所謂“最優質資產”的光環不再,使得大量資金重回銀行等金融體系,這也是銀行理財需求大增的原因之一。在近期的一場公開論壇上,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荀玉根就提到:“如果説過去20年自己與周圍親戚朋友的財富差距取決於在北京買了幾套房,那麼未來10年、20年的財富差距取決於你配置了多少權益資產。”

重兵壓注財富管理

招行近期發佈的一份《2020線上財富管理人羣白皮書》顯示,線上財富管理人羣平均可投資資產為67萬元,在區域分佈上呈現向二三線城市分散的趨勢,非一線城市的人羣佔比在增高。

招行董事長繆建民在業績會上提到,我國有人口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階層,家庭居民財富全球第二,但是我們國家的證券化率、金融機構管理的財富佔GDP的比例和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財富管理還處在爆發式發展的階段。為此,招行將大財富管理作為未來五年的業務主線。

“儘快打造出財富銀行的理念”也是興業銀行業績會上的重要話題。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提到,未來五年興業銀行的表外資產管理規模要趕上表內資產規模,到2025年興銀理財對銀行的利潤貢獻佔比不低於15%,力爭達到18%。

“現在各家銀行,可以説很多銀行基本上都在關注財富體系的打造,郵儲銀行作為一家國有大行,我們在財富管理體系的搭建上特色在哪兒?”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自問自答説道,郵儲銀行將聚焦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域地區的客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返鄉創業的小鎮青年等等都將是郵儲銀行潛在的財富客户。在他看來,隨着縣域地區中等收入羣體的擴大,加之乘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農村市場未來必然會成為一片藍海。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稜鏡》作者分析稱,財富管理實際上是一個表外業務或者中間業務的概念,在利率市場化疊加去年以來推動資產端貸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銀行目前面臨着淨息差收窄的很大挑戰,意味着銀行需要尋找非利息收入來應對。而從國際的銀行業來看,非利息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財富管理。

此外,發展財富管理業務除了能有效的拓展銀行收入來源,它屬於表外的輕資產業務,對資本損耗比較低,其淨資本收益率比表內的業務更好,能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曾剛提到,在資管新規下,近幾年整個財富管理行業都處在轉型的過程,在經歷了短暫的規模收縮之後,從2019年開始財富管理行業的規模重新步入了上升通道,尤其是像公募基金行業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從長期看來,我們認為財富管理還有持續上行的空間。”

事實上,銀行已經開始嚐到財富管理的甜頭。財報數據顯示,由於資本市場觸底反彈、客户基金配置需求井噴,招行2020年實現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6107億元,同比增長177.88%;交行實現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76.34 億元,同比增長 35.18%,收入與增幅均創近三年新高。

產品創設能力

儘管各家銀行都表露出深耕財富管理領域的決心和魄力,但前路漫漫,在財富管理線上化的趨勢下,這也考驗着每一家銀行的線上經營能力。

招行行長田惠宇坦言,從整個大財富管理的價值循環鏈的各個環節來看,相較於市場化的資產管理機構而言,銀行的資產組織和產品創設能力仍是難點和痛點。儘管招行在做佈局,但是相比渠道的優勢和能力,這兩項還是弱一些;此外,基於大財富管理的資產組織、產品創設、產品配置、合作伙伴選擇、投資者教育、投後管理等風險管理能力,相對於銀行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而言,也是難點和痛點之一。

曾剛也向作者提到,銀行要做好財富管理業務,需要從兩個層面發力。一是在客户端,要對客户進行更加精準的畫像和分層,據此提供不同的服務方案,和與之相匹配的各種產品;二是在產品端,在完成淨值化轉型的第一步之後,面對長尾客户和高端客户不同的需求,如何進一步去完善產品體系?這是銀行理財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在他看來,銀行理財的固定收益類、現金類產品比較成熟,有它的優勢,但是當過渡到高淨值客户所需要的一些投資類、私募權益類的產品時,銀行就不見得有優勢,因此銀行需要去提升這方面的產品投資和創設的能力。

他的建議是,銀行需加強和其他資管機構或者財富管理行業機構的合作,產品互通有無,協同地來服務客户的需求。

這也是目前多家銀行正在推行的策略。例如招行就引入了建信理財、交銀理財等五家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招行北京分行零售業務相關負責人對作者表示,這樣做一方面是面臨老產品清退向淨值化轉型的壓力,單純靠一家理財子公司來承接,對客户而言選擇不夠豐富;另一方面,不同的理財子公司有各自的資源稟賦優勢,可以選擇一些他們更具有比較優勢的投資品類,來作為招行線上客户一個補充選擇。

郵儲銀行副行長張學文也介紹到,該行在做好自有產品銷售的同時,會加大與保險、基金、證券、信託等同業機構的合作,引入優質的產品,進一步來提升客户資產升值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客户分層方面,長久以來按資產分層的客羣經營模式也在發生悄然改變。

招行北京分行私人銀行業務相關負責人對作者表示,隨着近幾年中產階級人羣的不斷增加,國人對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更加豐富,逐步呈現出許多擁有一些共同需求的細分人羣。比如,不論是資產50萬還是500萬的客户,他們都有子女教育的需求。因此,他們在對客户進行資產分層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以客户羣體進行分類經營,未來客羣經營會越來越細化。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