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作者:李興彩
3月31日晚間,備受關注的中芯國際發佈2020年年度報吿。
作為科創板“大明星”的中芯國際,2020年實現淨利潤43.32億元,同比成長141.5% ,成為科創板首家申請“摘U”的公司。此外,公司在產能擴張、先進製程上的進展也可圈可點。
據年報顯示,中芯國際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74.71億元,同比增長2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3.32億元,同比增長141.5%。
具體到應用領域,中芯國際披露,2020年各應用分類收入均實現增長。其中,智能手機類應用收入佔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 44.4%,收入同比增長21.7%;智能家居類應用佔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 17.1%,收入同比增長22.3%;消費電子類應用佔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18.2%,收入同比增長6.5%;其他應用類佔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20.3%,收入同比增長28.3%。
中芯國際還披露,公司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6.97億元,由負轉正。為此,公司發佈首次實現盈利暨取消股票簡稱特別標識U的公吿,成為科創板上市時未盈利企業首家證券代碼 “摘U”的公司。
此外,中芯國際今年一季度業績也值得期待。中芯國際披露,公司2021年收入目標為中到高個位數成長。其中,上半年收入目標約 139 億元;全年毛利率目標為10%到20%的中部。
此前,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表示,目前公司依然是滿載運營,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營收會回到10億美元以上。
在半導體需求持續增長、疫情導致需求向中國大陸轉移的大背景下,能開出新增產能的公司才能受益。
產能需求旺盛,中芯國際穩步擴產。記者查閲,自2020年起,中芯國際披露多起擴產項目,其中2020年底、2021年初就披露了兩項。
中芯國際2020年12月5日公吿,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投資基金II(簡稱“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各自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12.255億美元,合計50億美元,設立合資公司,其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繼在北京投資後,中芯國際又南下擴產。中芯國際今年3月18日披露,公司和深圳政府(通過深圳重投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公司、深圳重投集團及其他第三方將共同投資晶圓製造項目,預估新投資額23.5億美元。該項目將重點生產28nm及以上的集成電路和提供技術服務,計劃月產能為12英寸晶圓4萬片,預計將於2022年開始生產。
擴產節奏取決於設備及硅片等原材料供應的進度,好消息是,此前,中芯國際披露,公司與荷蘭阿斯麥修訂和重續了披露採購協議,與阿斯麥簽訂了12億美元的光刻機訂單。
此前,趙海軍表示,公司預計12英寸月產能增加1萬片,8英寸月產能增加不少於4.5萬片,但由於設備採購週期長,預計擴產產能對今年營收貢獻不大。
據悉,2020年全年,中芯國際在28納米及以上節點在天津產區增加了約3萬片8寸月產能,在北京廠區增加了約2萬片12寸月產能,依然未能滿足客户的增長需求。
作為排名中國大陸第一的晶圓廠,中芯國際在先進製程上的進展備受投資者關注。
對此,中芯國際在2020年年報中披露,報吿期內,公司先進技術平台研發進展順利。第一代 FinFET 工藝製造水平逐步提高,進入成熟量產階段,產品良率達到業界標準。多個衍生平台開發按計劃完成,已經實現量產產品多樣化目標。
公司還披露,第二代FinFET 技術已經進入風險量產階段。記者瞭解到,業界一般認為,月產晶圓區間為3000至1萬片即為風險量產。
據悉,公司第一代 FinFET 技術進階版進一步優化了器件性能,提高了集成度,實現芯片性能提升目標。第二代 FinFET 技術第一次採用了SAQP 形成鰭結構以達到更小尺寸結構的需求,相對於前代技術,單位面積晶體管密度大幅度提高。
不僅如此,中芯國際先進製程的營收佔比持續提升。中芯國際披露,公司2020年來自14/28nm節點的營收佔比為9.2%。2019年,該項收入佔比為4.3%。
此前,中芯國際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其2021年對先進製程的想法是:第一,保障生產連續性,公司將繼續與供應商推進出口許可證的申請。第二,謹慎擴充產能,公司2020年底完成了1萬5千片安裝產能的目標,但離經濟規模尚遠;如需進一步擴產,還需要走出口許可申請流程。第三,公司會考慮加強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開發的布建,並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