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壽險改革、綜合金融、科技賦能:三大引擎助中國平安(02318.HK/601318.SH)股價空中接力
格隆匯 02-24 13:06

作者:借東風 

2020年2月21日上午9點半,中國平安舉行了2019年度業績發佈會。在舉國上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此次“戴着口罩”進行的發佈會堪稱別開生面。 

事實上,就資本市場的表現而言,中國平安的股價自從去年7月份創出階段性高點以來,便持續在高位震盪,持續半年有餘。市場的踟躕與彷徨,無疑是對平安稍顯放緩的代理人增速、新業務價值增速,持一定的保守謹慎態度。  

眾所周知,保險的銷售活動需要代理員與客户的面對面溝通,而今年1月下旬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使得市場對保險業今年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業績,產生了一定的擔憂。 

當此之時,如何看待疫情的衝擊,對平安的壽險業務改革應當如何展望,以及團體金融業務在集團整體的定位和意義,乃至近期成果頻現的科技業務未來的發展趨向,這些市場高度關注的話題,在今天這次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與投資者和媒體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這次發佈會雖然是線上進行,但含金量不低於往日。在此次發佈會之後,港股大行紛紛調高了平安的目標價,並相應給出了“增持”/“買入”的評級,可見此次管理層與投資者的溝通是充分且高質量的。

一、壽險業務改革成果漸顯 

萬眾矚目的平安壽險業務改革,自2018年中啟動,由馬明哲先生親自掛帥。經歷一年半的時間,到現在成效已經初步顯現。馬明哲説:“我們並不滿足我們當前取得的進步,面對未來的變革,我們應該走在市場變革的前列。” 

壽險改革的目標是使平安“成為全球最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不僅是規模最大,更要成為行業的標杆。” 

壽險業務改革的邏輯,是基於保險業傳統的增長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其背後是中國發展40年來人們對保險的認知、需求、以及接受程度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看來,壽險業務改革從兩個角度去理解,一個是產品,一個是代理人 

先説產品 

產品角度的改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來講,“保險姓保”,保險產品迴歸保障本源,這是從2016年開始中國保險業上下都開始做的一件事。而在此之前,保險業銷售了大量的理財型投資型的產品,成為一種變相的影子銀行,這不利於保險公司的長遠發展。 

我們知道,保險公司(保險業務)的估值是基於內含價值(Embedded Value,EV),而內含價值的增長即新業務價值(New Business Embedded Value,NBEV)。而新業務價值率,則是衡量一個保險公司產品為公司創造價值的程度。説白了,新業務價值率越高,則保單對於公司的含金量越高。 

自啟動保險迴歸保障的改革以來,體現在中國平安財報上最直接的效應,就是新業務價值率的持續提升。未來這一趨勢仍然持續。 

除了狹義的“迴歸保險姓保”改革之外,廣義的產品改革,是基於客户需求的,更加全面綜合的改革。

事實上,在中國金融業3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間,金融產品向來都是從公司角度出發的,而不是從客户需求角度出發。更直白一點講,大多數公司是基於自身的業務範疇、風控要求、以及發展目標來設計產品的;而這些產品,往往只能滿足客户的部分需求,乃至無法滿足客户需求。這也是未來產品改革的方向。 

對於中國平安而言,產品上的改革是基與客户自身的需求,甚至還會結合銷售人員的能力和自身特點。提供的產品不僅是壽險產品,平安推出了壽險+、還有服務+、還有場景性的壽險產品。讓客户實現“一個客户、多個產品、一個帳户、一站式服務” 

當然這些改革關鍵是利用科技,包括人工智能招聘、線上培訓、數字營銷、數據驅動活動管理、智能客服,這方面過去經過嘗試已經取得效果的,改革已經在進行當中,現在效果已經出現了。事實上,通過科技手段去支持保險乃至綜合金融業務的改革,在全世界保險公司也是很少有的。 

再説代理人 

中國平安壽險業務改革的另一點是渠道改革,首當其衝的便是代理人。

中國居民以往保險意識不強,而保險公司則往往是通過人海戰術來做生意的。但當下2019年居民的保險意識已經充分覺醒特別是對於90後、00後而言保險不再是需要“推銷”的產品,而是自身財務規劃的“必需品”。而中國的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與周圍的鄰居(港澳台新日韓)相比,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因此,提高代理人素質和代理人收入,便是代理人改革的重點。雖然平安的代理員收入目前已經做到行業平均的2倍,但是在馬明哲看來,“從未來三五年來看還是不夠的”。 

此外,平安的科技賦能對於代理人渠道改革也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一點在此次疫情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今年2月3日,憑藉中國平安多年打造的遠程辦公平台,140萬員工與代理人全部線上復工。這樣的規模和效率即便是科技和互聯網企業也未必能夠實現。這正是科技賦能的效果。

此外,藉助人工智能,平安代理人的增員、會議、培訓、乃至銷售環節已經做到線上化。例如,AI面試實行兩年,總共面試600多萬人目前代理員招聘已經實現100%線上化。有許多代理人表示,通過線上考勤、線上會議、線上培訓,每天過的甚至比以前更加充實,更加積極。 

平安的代理人數量錄得下降,但由於人均月度保單數以及人均保費提升,加上產品新業務價值率的提升,2019年的新業務價值仍然維持了5.1%的增速,而集團內含價值的增速也在19.8%,與往年持平,符合市場預期。未來,隨着壽險業務改革逐漸完成,保費、新業務價值、以及集團內含價值有望恢復兩位數字的增長。

至於平安壽險業務改革的成功因素,馬明哲將其歸結為“1+4 

“1”是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會存在,線上銷售效果雖然略遜於線下,但對於平安人壽來講也是機會。而“4”,則是平安人壽在管理團隊、代理人素質、綜合金融產品體系、以及科技賦能等四方面積累下的長期優勢。 

至於此次疫情的衝擊,在業績發佈會上,多位高管都表示,會有一定的衝擊,但幅度和烈度是可控的。根據招商證券研究部的測算,如果公司在3月1日全面復工的話(大概率),今年一季度累計NBV的增速會受到較大打擊,隨後逐漸復原。 

二、“個人+團體”構建綜合金融業務雙翼 

我們看到,在2019年報中,中國平安集團首次披露了團體業務的靚麗表現。 

其中團體綜合金融保費規模達126.49億元,其中對公渠道保費規模同比增長115.5%;團體綜合金融融資規模達2,967.42億元,同比增長142.1%。截至2019年12月末,團體業務為個人業務提供資產餘額達1.23萬億元;為保險資金配置提供資產餘額達4,947.60億元,當年新增966.16億元。 

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平安的戰略方向是否發生漂移的疑問。 

對此,中國平安總經理謝永林先生的回答是:“整個集團其是做國際領先個人金融生活服務提供商,這個不會改變。” 

目前個人金融業務在營運利潤構成中佔絕大比例(92.4%);而團金業務佔比較小,發展較快,潛力巨大。在我看來,團體金融業務對個人金融業務的關係,放在當今乃至未來的大背景下,不但不存在矛盾,反而是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的。

為什麼這樣講? 

回答這個問題,就是要解決金融行業的一個永恆的問題,即優質資產在哪裏的問題。經過了2019年、2020年初,全球“資產荒”以及“貨幣氾濫”的現象已經非常廣泛普遍存在了。負利率在侵吞收益,今天的險資已經不可能像40年前一樣,買買國債,輕鬆舒服地獲取收益了;同時,權益的角度,好的上市公司、優質核心資產,估值都已經非常不菲了。 

事實上,當今時代的金融機構,已經不僅是完成資產與資金的匹配這樣一個超級中介的功能了;像平安這樣的金融航母,必須具備“創造優質資產”的能力。優質資產肯定是公司,但公司,同樣地,當今時代稱得上優質資產的公司的需求,一定是綜合的複雜的,即便是融資,都可能是一個綜合目標,比如直接融資+間接融資+降槓桿+……。因此,單一的產品、單一條線的業務,都是不可能滿足這些公司的需求的。必須靠組合拳,產品組合拳、業務組合拳、甚至是專業子公司的全面配合。 

放在這樣的背景與話語邏輯下,我們便可以理解平安“團金會”模式的真正意義:平安的團體業務,是在服務企業,是在創造優質資產,是在為平安的險資以及個人業務提供終極保障和支持。 

所以我們看到,在今年的報告中,團體金融業務新增了“為險資配置提供資產規模”這一欄目,且2019年這一項增長幅度高達101.3%。  

事實上,只有在足夠的優質資產的支撐之下,平安的個人金融業務強勁增長的勢頭才能夠維持下去。 

至於對公業務要想做得又大又好,還不一定體現在資產負債表裏,那麼如何把控它的風險?謝永林先生強調,要持有一種審慎的風險態度,“聚焦行業、聚焦地域、聚焦核心產品”,此外,“還要利用科技手段降低運營成本,通過選擇控制信用成本,通過研究分析控制市場風險。”

科技賦能抗擊疫情 

最後提一下平安的科技業務。科技業務維持良好的增長,而近期的疫情使得科技賦能的效果大為彰顯。 

2019年,平安的科技板塊創收能力呈現小爆發的態勢。不論是新平台的設立、孵化上市、以及流量和數據的轉化變現,都積累到了較好的案例,科技發展的邏輯逐漸得到證明。 

在2019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中國平安聯席CEO陳心穎女士提出了科技公司發展的“四階段論”。就目前而言,陸金所、汽車之家已經來到利潤貢獻的第四階段,平安好醫生處在第三階段,平安醫保科技以及新近在美國發行ADR的金融壹賬通處於第二階段。而平安科技業務的總收入為821億元,同比增長27.1%。 

而科技對金融業務的賦能,在此次疫情中效果顯著,將疫情的衝擊降到最低。 

今年2月3日,憑藉中國平安多年打造的遠程辦公平台,140萬員工與代理人全部線上復工。這樣的規模和效率即便是科技和互聯網企業也未必能夠實現。這正是科技賦能的效果。 

藉助人工智能,平安代理人的增員、會議、培訓、乃至銷售環節已經做到線上化。例如,AI面試實行兩年,總共面試600多萬人,目前代理員招聘已經實現100%線上化。有許多代理人表示,通過線上考勤、線上會議、線上培訓,每天過的甚至比以前更加充實,更加積極。 

此外,在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目前好醫生有3.5億註冊用户,日均73萬人次使用,跟3000多家醫院,其中1900家三甲醫院合作,跟9.4萬家藥店合作,線上線下做到了較好的融合。 

在惠民方面,平安科技與衞健委提供了15個省疫情預測、監控、防控措施。近期,每天都有100多萬市民使用平安的醫療服務,包括問診、問詢,查詢疫情進展。除此之外,全國有30多萬醫生(佔全國10%),使用平安的AI輔助診斷。

眾所周知,此次肺炎存在潛伏期長、“假陰性”、以及治癒後仍然帶毒等情況,因此診斷方法異常複雜。對此,平安科技的科學家研發了AI輔助診斷的工具,15秒就可以達到90%多準確度。近期在平安好醫生的影象中心上線,目前有200多家醫院使用。陳心穎表示,“希望覆蓋全國,這也是幫助全國抗疫的舉措。” 

至於科技業務未來的投入,陳心穎則表示,處於四個階段中階段一和階段二的公司是一定要加大投入的,階段三的部分公司也要投入。金融壹賬通、醫療、以及智慧城市都將會是2020年繼續投入的重點。 

結論 

儘管當下疫情肆虐,對公司的業務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是對公司造成的影響是有限且短期的,平安向上發展的邏輯和趨勢是不變的。 

2020年是中國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態” 轉型深化的關鍵之年,公司將抓住科技創新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持續推動基礎科技能力不斷提升,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升級,外部賦能快速擴大複製,建立高門檻、有壁壘的國際領先的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能力,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服務國計民生、反哺金融主業。 

基於平安當前的估值較低,以及未來疫情的衝擊可能進一步削低其估值;然而站在長期投資價值的角度,2020年上半年對於中國平安這隻股票,可以説遍地都是機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