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騰訊總裁又賣股票了,接近2個億!近5年累計變現超20億
格隆匯 01-09 07:51

作者:吳羽

來源:中國基金報 

港交所披露,騰訊總裁劉熾平,於上週五(3日)減持50萬股騰訊,套現1.92億港元。

劉熾平2005年加盟騰訊,2006年升任騰訊總裁,年薪3個億,被譽為“打工皇帝”。此前幾乎每年減持一次,近5年套現超20億港元。

有人説,劉熾平是騰訊的“二號人物”,他讓騰訊不再侷限於QQ,還成為一個包括遊戲、新聞門户、投出超63家上市公司等的大帝國。同時,他還是那協助將foxmail及其創始人張小龍收入騰訊的人。可以説,他是幫助騰訊成為一家“無處不在”的企業的人。

劉熾平套現騰訊1.92億港元

5年套現超20億港元

根據港交所披露權益資料顯示,騰訊控股總裁劉熾平於上週五(1月3日)減持50萬股騰訊,每股平均作價384.1789港元,套現1.9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

而減持後,劉熾平仍持有5219.04萬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約0.55%。

而這並非劉熾平首次套現。事實上,作為公司高管和股東,劉熾平幾乎每年都要套現一部分股票或行使期權。

在此次套現50萬股之前,過去4年他總共套現超18億港元。

其中2015年套現金額是6.66億港元,2016年則是5.59億港元,2017年行使兩次期權套現1.8億元。2018年3月27日,劉熾平以平均每股434.3624港元的價格減持100萬股騰訊股份,價值約4.34億港元,摺合人民幣3.48億元。

加上此次套現1.92億港元,近5年劉熾平已套現超20億港元。

“打工皇帝”劉熾平

年薪3億、身家170億

騰訊執行董事兼總裁劉熾平2018年年薪達3.13億元人民幣,日薪逾100萬元,被譽為“打工皇帝”。

而騰訊創始人馬化騰2018年薪酬也不過3884萬元。

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劉熾平以170億身家位居榜單第214位。

讓騰訊不僅侷限於QQ

建立起遊戲帝國

資料顯示,劉熾平,1973年生於北京市,1995年獲得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8年擁有美國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畢業後曾在麥肯錫公司從事管理諮詢工作,後擔任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的執行董事及電信、媒體與科技行業組的首席運營官。

據悉,劉熾平曾在高盛時負責騰訊的上市工作。劉熾平表現出的才華讓馬化騰極為欣賞,而劉熾平也在操刀騰訊IPO中感受到這家中國公司的優秀。

2005年,騰訊面臨着創業以來的最大一次危機。騰訊想成為“虛擬電信運行商”的戰略道路被堵死,同時當時賴以為源的“無線增值業務”也正在被中國移動清理,利潤源正在狹窄,並有被切斷的極大可能。在騰訊最困難的時候,馬化騰邀請劉熾平加盟騰訊公司,出任公司首席戰略投資官,負責公司戰略、投資、併購和投資者關係方面的工作。

在吳曉波所著的《騰訊傳》裏,劉熾平認為,當時騰訊的收入過渡依賴“移動夢網”業務,“這是一種寄人籬下的業務模式,會讓投資人覺得騰訊缺乏可塑性,對未來沒有信息和想象力。“那一席話頓時讓馬化騰有一種找到知音的快感。 

隨後就正如我們後來所看到,騰訊進行了第一次組織架構的調整,業務從單個到多個,進軍網絡遊戲和新聞門户;並採取橫向的事業部制。並且最終要的是,騰訊開始不斷地走出去,不僅從本土企業逐漸走向國際化,還通過投資、收購將自己不斷擴大。

這也使得騰訊在遊戲、門户、互聯網增值服務等領域快速發展,成就了之後騰訊飛騰。

投出63家上市公司

將張小龍“收”進騰訊

任職騰訊,劉熾平直言:“我管三件沒有人管的工作,一是計謀,二是併購,三是投資者關係。”

據悉,劉熾平加入之前,騰訊很少採用外部投資手段,都是通過投資內部研發等部門來進行,基本是什麼熱門做什麼,這種跟風式的商業模式,也讓騰訊在創投圈落下“抄襲者”、“山寨王“的惡名。

在劉熾平的主導下,騰訊開始四處併購投資,快速擴充業務,開闢新的財源。

如在騰訊任職期間,劉熾平指導投資的項目包括向大眾點評網、樂居網、地圖服務商四維圖新,並參與了以7.36億美元收購的58同城19.9%股份等重大事蹟。此外,他還協助騰訊高效、精準地完成了郵箱公司Foxmail的收購,而Foxmail及其創始人張小龍,則成就了日後的微信。

2006年2月榮任騰訊公司總裁,幫助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運營。2007年3月,被任命為執行董事。

2017年12月4日劉熾平入選《彭博商業週刊》2017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是這麼介紹劉熾平的:作為一向低調的騰訊CEO馬化騰的首席顧問,劉熾平推動着騰訊向核心產品微信以外領域擴張。現在,微信在中國已經無處不在。騰訊的雄心正變得多元化,而劉熾平的標誌性投資正幫助騰訊實現這些目標。他的一系列投資令投資者、競爭對手、用户對騰訊另眼相看,包括18億美元入股特斯拉、與任天堂合作在日本和美國推出熱門手遊《王者榮耀》、收購尚未披露的美團點評股份、收購大約12%的Snap股份。

高瓴資本創始人、騰訊早期投資人張磊曾表示:“劉熾平是一個偉大的商業分析師,他知道要打什麼仗。”

2019年,劉熾平分享:過去十年騰訊投資約700家公司,63家是已經上市的公司,16家被投公司上市,122家市值或者價值超過10億美元,持股超5%的公司總價值合計超過5000億美金。

他還回應“騰訊沒有夢想”這一質疑,“有人説騰訊做了投資就沒有夢想了。我自己覺得要是我們想把所有東西都控制,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的話,這不是夢想,這是妄想。反而當我們可以去選擇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做的時候,才可以真正讓我們的夢想,並且讓在座所有創業者的夢想得到實現。”

他認為,通過投資,騰訊和合作夥伴形成一個有機的互補。投資讓騰訊能更專注地自己的平台和業務,而當平台和業務做得越強的時候,又能為合作伙伴和被投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務。

而2005年,自劉熾平加盟騰訊以來,騰訊的股價表現如圖:

 騰訊股價近一個月反彈超15%

2018年起,騰訊面臨創業以來第三次危機,騰訊的股價也遭遇多次震盪。隨後2018年9月30日,騰訊進行了自成立以來的第三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提出“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新成立了PCG(平台與內容事業羣)和主要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探索的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

2019年11月11日,在騰訊成立21週年紀念日之際,馬化騰、劉熾平及全體總辦成員向四萬多員工發出全員郵件,正式公佈騰訊全新的使命願景為“用户為本,科技向善”,並將公司價值觀更新為“正直、進取、協作、創造”。

如今騰訊的第三次改革仍在進行中。但細看騰訊股價,已經基本企穩反彈。近期股價表現更是十分突出。

數據顯示,自2019年12月5日騰訊股價開始反彈,至今漲幅超16%。

可以看出,劉熾平套現也是非常看時機的。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