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起底股市“殺豬盤”:微信喊單屠客和塞班賭場的隱祕關係
格隆匯 12-09 11:06
作者: 劉培

來源:網易清流工作室

“今年我是第三次被騙了,7月被騙做股指期貨,貸款20萬全部砸進去了,後來網貸被騙6萬,現在跟着他們炒股,我以為明年可以回本啊!沒想到又是騙子…….”

身上揹着30多萬債務的李澤欲哭無淚。李澤所説的“被騙”,指的是她在微信羣中聽直播課炒股的經歷。她沒想到,自己每天聽課,已經很謹慎地觀望了2個月,11月6日還是一腳踩進去,沒有回頭路。

更令她悔恨莫及的是,在大幅虧損情況下,對方以令人心動的説辭,成功把她騙進了更大的“局”——虧損賣掉基石金融(8112.HK),還貸款8萬買入博華太平洋(1076.HK),並鎖倉一年。

沒多久,微信羣裏那些每天親切叮囑她“不要錯過賺大錢機會”的助理和各位講課老師就不説話了,直播課程也沒了。李澤這時才覺得不妙,後來看到很多人和她一樣被鎖倉博華太平洋,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至少有10個人向網易清流工作室講述了他們與李澤極其相似的經歷。他們大多是股市的“旱鴨子”,從來沒有炒過港股,迷戀“股市做莊暴富”的傳奇故事。

而對“講課老師”來説,李澤們不過是他們免費直播講課培養的“豬”,等課程“洗腦”成功,他們就可以隨時下發指令從中漁利。而事後即使受騙者報案,也很難追蹤到“騙子”是誰。網絡上給這種騙局送一形象的名字“殺豬盤”。

清流工作室瞭解到,這場“殺豬盤”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精妙偽裝話術,三家註冊在新西蘭的公司——布爾金融、恆馬金融和博誠金融——起了關鍵作用。這三家公司實際並無金融牌照,但利用註冊海外信息不對稱在國內披上了“合規”的外衣,一度與多家機構合作,其中包括大智慧、捷利交易寶和兩家香港持牌券商——ConradInvestment 和創升證券。

清流工作室調查後發現,上述三家無金融牌照公司背後實際控制人均為一名叫“何健”的山東青島人士。事實上,上述新西蘭公司中,恆馬金融部分人員此前因涉刑事案件已被判刑,何健在逃。

李澤們在微信羣裏遭遇“殺豬盤”的經歷顯示,與上述在逃人員何健相關聯的三個公司,並未就此收手。他們或更換名稱,以一種更為複雜、佈局更精密、涉案人員更隱祕的方式斂財。這一次,他們的佈局與賭業大亨紀曉波的港股博彩公司“博華太平洋”聯繫在了一起。

難以抵擋的“誘惑”

在職場打拼多年,54歲的王仁對自己的老來“受騙”感到羞愧。他説自己人生中從未受騙過,自我評價是“喜歡户外探險,理智,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但他今年10月被老婆拉近一個微信羣參加直播課程炒股後,卻沒有抵擋住“天上掉餡餅”的誘惑。

這個微信羣有一個略帶江湖味的名字——“弘家班”,主要講解股票知識、推薦股票。剛開始,王仁還叮囑老婆“不要投錢進去,先觀察觀察”。他老婆在銀行上班,王仁説他相信老婆的辨識力。

一個微信名叫“弘財”的人,每天在羣裏發直播課程鏈接和密碼,課程完全免費。

包括王仁在內,每一個向清流工作室講述各自遭遇的人,都説加入微信羣的初衷只是觀望,並不相信通過他們推薦的股票可以實現暴富。但他們都沒有禁得起羣裏有人截圖曬單暴富。比如,王仁就看到有羣友截圖曬單,買了老師推薦的股票,投資500萬,一天就能賺10萬、20萬。

如此容易快捷的賺錢方式讓王仁漸漸失去理智。觀察20多天後,他沒忍住,開始投錢。第一次操作投入9萬,當天就賺了1萬。兩天後,他把家裏尚未到期的銀行理財資金抵押融資28萬,繼續投入老師推薦的股票。

一夜暴富的美夢,對當時的王仁來説彷彿變得觸手可及。他甚至開始規劃女兒的未來——女兒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可以趁此多準備些積蓄陪嫁,讓年輕人生活壓力沒那麼大。

一週的時間,他跟着“老師”操作幾次,賬户上資金多了10多萬。然而,財富暴漲戛然而止,他投的第三隻股票吉輝控股(8027.HK)股票瞬間下跌,總共投的48萬,3天時間不到蒸發了40萬元。

像王仁一樣,李澤也沒禁得住羣友“截圖曬單”的誘惑。在加入一個名為“王牌對王牌”的微信羣后,她猶豫了2個月,於11月6日高位買入基石金融(8112.HK),卻遭遇股票一路下跌,賬户資金大幅虧損。

每一個向清流工作室講述各自遭遇的人,他們的故事如出一轍:從6月以來,他們在不同名字的微信羣裏,遇見了彷彿拿了相同劇本的“老師們”,雖然時間不一樣,推薦的股票不一樣,演繹的邏輯大同小異:很多人在股市嚐到“甜頭”後,他們買的新股票都齊刷刷的下跌幾乎蒸發殆盡,且無一例外都是港股。

但故事並沒有在這裏結束。

微信羣裏的喊單老師,在王仁、李澤們遭遇了股票大幅虧損之後,鋪開了更大的“網”。他們在羣裏稱:

“這隻股票遭遇了大莊家的狙擊,對手很厲害,這個盤很難依靠我們散户的力量與之對抗,我們建議賣掉,認購我們最近考察的一個新項目——博華太平洋。”

“博華太平洋的價值被低估,現在的股價為0.15元左右,未來一年,可能漲到1元、2元、5元,甚至更高,增長空間至少10倍以上。為了彌補大家的虧損,凡是認購博華太平洋的,我們補償損失,折算成博華的相應份額。”

博華太平洋是賭業大亨紀曉波旗下的港股博彩公司,正在耕耘其塞班島項目。微信羣裏,老師在推薦博華太平洋後,便開始播放介紹塞班島項目視頻。

王仁事後回想説,當時的心態很不正常了。那個時候賭徒心理很嚴重,又給補償,反正已經虧損的差不多了,不如賭一把試試,萬一實現了呢?王仁和他老婆,儘管虧損40多萬,也毅然賣掉吉輝控股,11月4日買入博華太平洋,並鎖倉一年。

而李澤所在的“王牌對王牌”羣裏的喊單老師,則還稱“博華太平洋,我主要是通過朋友關係,好説歹説才拿到2億元的認購份額,對方和我是多年的朋友關係。這個項目通過調研和專業機構的報告資料判斷,博華項目未來1-5年,增長空間10-100倍。你們可以挽回一定損失,你們可以通過這個項目挽回損失。”

李澤當天聽完覺得很感動,覺得老師很講義氣。斷然賣出了她虧損的基石金融,還外借8萬元投入了老師推薦的博華太平洋,並鎖倉一年。

人人到了這一步還未夢醒,直到微信羣的老師們和助理們,忽然就“消失”了。他們不再回復學員們羣裏的提問,也不再提供直播課程,學員們這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上當了。

虛假平台斂財至少高達數億元

王仁猶豫幾天後選擇報案。他心理做好了最壞打算——夫妻倆投入的65萬人民幣完全打了水漂,也要“讓騙子為犯罪付出代價”。

他報警後,警方明確告訴他,他們炒股的平台是虛擬平台黑平台。不少報案人已經收到地方公安局的反饋,已經立案。

一位曾辦理過類似案件的公安機關辦案人員對清流工作室説:“這種手法在現在就是所謂的理財投資詐騙,現在很常見,有很多。他們這種詐騙的服務器都是架設在國外,查處難度很大。”

清流工作室經過多方瞭解後發現,王仁、李澤們主要炒股平台是恆馬金融、布爾金融、博誠金融,三家公司均註冊在新西蘭。而通過三個平台騙取的認購博華太平洋募資資金或已高達數億元。

在李澤提供一則8月直播視頻中,一位名為“杜國豐”的講課老師稱,目前已經認購博華太平洋50億股。據此,簡單估算,博華太平洋當時的股價在0.15-0.2元/股左右,50億股的認購資金大約在7.5億元—10億元左右。

由於該團伙不斷更換微信號名字,組建新的微信羣,仍在繼續直播課程佈局股市“殺豬盤”,沒人知曉實際騙取資金規模規模。根據清流工作室加入的40人左右的受騙者微信羣,他們不完全統計受騙金額,至少高達數千萬元。

事實上,騙局在實施中在資金流轉、牌照資質等方面均出現了諸多破綻。

清流工作室獲得多份投資人打款的銀行憑證表明,他們在上述平台開户後,炒股資金並非直接打入平台開户的賬户,而是打入陌生的個人賬户。

但當這些投資人學員在羣內提出疑問時,羣助理告訴學員,“這些個人賬户主要是承兑商,幫助他們兑換,然後再打入平台;如果是港幣的話,不用兑換。”

網易清流工作室查詢多個賬户後發現,這些賬户開户人多為廣東、廣西人,而且開户銀行所在地則分佈在全國各地。

而恆馬金融等平台存在虛假宣傳監管問題。清流工作室經過多方瞭解後發現,恆馬金融、布爾金融、博誠金融,這些交易平台雖然在新西蘭註冊,但完全遊走在監管法律空白下。

(恆馬金融官網首頁彈窗公告)

上述平台聲稱自己為“經新西蘭證監會(FSP)監管”。但清流工作室查詢發現,FSP並非“新西蘭證監會”,而是“金融服務提供商”的英文首字母縮寫。FSP官方網站僅提供金融服務提供商的註冊,註冊後並不意味着持有官方許可的金融牌照,而實際上只要交納一定費用,任何人都可以申請註冊。而真正的新西蘭金融牌照必須經過新西蘭金融市場監管局(簡稱“FMA”)許可。恆馬金融、布爾金融等僅僅只是FSP註冊公司,並未經過FMA許可。

FSP官方網站對此有專門解釋,FSP註冊並非是一項官方正式授權,也不意味着FSP註冊商在新西蘭或者其他任何國家獲得許可或者監管。

而根據FMA官方網站要求,除非獲得豁免,否則任何經營金融產品市場的人都需要獲得FMA的許可。金融產品市場是買賣金融產品,或發出買賣金融產品的要約或邀請的設施。

這也意味着,布爾金融和恆馬金融、博誠金融並不受新西蘭金融監管局監管,那麼它是否有資格從事香港券商服務?

一位自稱專門幫人辦理新西蘭牌照的人士稱,一般情況下,這些新西蘭註冊FSP公司,都是和港股持牌券商合作,來從事港股交易的。

長期在香港從事券商業務的資深人士黃立衝亦稱,在香港,其他地方的券商,可以跟香港持牌券商合作,籤一個白單協議(相當於開户),相當於外地券商委託香港券商建倉交易。這個在香港法律是允許的。但是具體這些外地券商如何做,與香港券商沒有任何關係。

一個名為“捷利交易寶”的APP網站上顯示,布爾金融(bollfinancial holding limited)經創陞證券授權,恆馬金融(英文名:spiritedstallion global limited)經conradinvestment 授權。

創陞證券、conrad investment兩家券商均為香港持牌券商,清流工作室分別撥打兩家港股券商電話。conrad investment稱,並未授權許可恆馬金融。目前不知哪裏出了問題,正在調查。而創陞證券告訴網易清流工作室,布爾金融僅僅只是在創陞證券上開户,沒有授權一説。

清流工作室以投資人的身份致電香港證監會,對方迴應稱,“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它是海外金融機構,你應該去找海外金融機構處理。”

這也意味着,上述自稱經營港股的三家新西蘭券商,既不在新西蘭金融監管局監管範圍,可能不在香港金融監管局監管範圍。

靶向塞班賭場

無人知曉投資人們將款項打入遍佈全國各地的個人賬户後,資金是否真實的流入了博華太平洋。但微信喊單老師的話術,與博華太平洋的公告內容、公告時間呈現了高度一致。

清流工作室梳理了多位投資人口述的微信喊單主要參與方式:微信喊單買入博華太平洋,起始於一個號稱“冠聯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冠聯資本)”團隊,後者建立多個微信羣,炒股平台先是使用布爾金融,8月後改用恆馬金融。冠聯資本運作的微信羣以“冠聯家園”命名。

需要重點説明的是,根據投資人學員的説法,“冠聯資本”這一名稱,至少早在2019年5、6月間就已經被微信喊單團隊所使用,當時直播間推出的投資標的就為博華太平洋。

頗為驚人的是,2019年7月8日,博華太平洋發佈公告,稱一家名為“冠聯資本”的公司,與博華太平洋大股東簽訂股份認購合同,承諾一年內認購博華太平洋140億股。

沒有證據顯示,微信直播喊單裏的“冠聯資本”,與博華太平洋控股股東達成交易的“冠聯資本”,為同一方。博華太平洋公告顯示,“冠聯資本”的英文名為Guan Lian Capit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而清流工作室經核查對比,微信直播喊單裏的“冠聯資本”,於2019年7月16日在香港註冊,英文名為Guan Lian Capital Limited。

但無法解釋的是,微信直播喊單老師們,為何會提前獲知博華太平洋控股股東的交易對手公司名?

據多位投資人學員稱,“冠聯家園”的運作者杜國豐,曾自稱與博華太平洋的控制人紀曉波關係較好。7月8日當天,杜國豐微信朋友圈還發布博華太平洋辦公室的照片。

清流工作室無法核實上述“杜國豐與紀曉波關係較好”的説法。同時,沒有證據顯示博華太平洋及其控股股東與上述微信喊單之間的直接聯繫。

但發生在博華太平洋公告與微信喊單直播間裏的“巧合”,遠遠不止上述提前預知交易對手名這一點。

2019年5月,博華太平洋公告稱日本金融機構GCM Ltd借款5億美元予公司投資塞班島項目。隨後6-7月間,微信直播喊單的“冠聯資本”便發出了與之相關的説辭,稱“GCM為冠聯資本的戰略合作伙伴,在冠聯資本未獲得博華太平洋認購權之前,冠聯資本出售的認購份額是轉自GCM”。

清流工作室通過公開搜索GCM Ltd(下稱“GCM”)公司官網,發現網址為www.e-gcm.jp的網頁,與博華太平洋“日本金融機構”的描述基本一致。經查詢該網頁註冊人顯示亦為GCM Ltd,註冊時間為2006年。追溯網頁歷史快照亦與當前頁面基本一致。

頗為蹊蹺的是,該網址提供的聯繫人對上述“冠聯家園”中關於“冠聯資本未獲得博華太平洋認購權之前,冠聯資本出售的認購份額是轉自GCM”的説法予以確認。

2019年11月,博華太平洋又公佈控股股東的出售股份信息,這一次的受讓方為進英投資,全稱:進英投資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BraveAccess Investments Limited。

而網上微信羣亦有進英投資喊單申購博華太平洋,該組織使用的是博誠金融的平台。清流工作室查詢發現,博誠金融官方網站上公佈的英文公司名,與布爾金融官網公佈的英文公司名一致,均為Boll Financial Holding Limited。博誠金融的微信帶單老師名單與恆馬金融微信帶單老師微信名字多有重合。

清流工作室未能查詢到進英投資的工商註冊等任何公開信息。但是一個自稱 “進英投資”的官方網站顯示,進英投資成立於2005年,總部在紐約,同時在新西蘭和香港均設有辦事處。

該網站內容簡單,域名備案顯示為今年11月註冊成立。網站所有公告都與博華太平洋有關。網站張貼了多個參與認購博華太平洋股份的董事會決議公告。其中最早的公告顯示,2019年11月18日,進英投資收購博華太平洋70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9%。

而另一份公告顯示,進英投資董事會審核通過了關於委託博誠金融發行本公司持有的博華太平洋的70億股。

但有意思的是,該官網公佈的亞太區聯席CEO兼中國CEO郭倫愷的照片,與互聯網上一則廣告人物照片高度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前述“冠聯資本”,與之相關聯的還有另外兩家公司—中財資本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財資本”)、豐傑資本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豐傑資本”),也採取同樣的方式參與微信喊單申購博華太平洋,中財資本組建微信羣“弘家班”,以“弘財”帶隊;豐傑資本,以“趙峯嶽”為首帶隊運作。

恆馬金融團隊剛被判刑

精心佈局捆綁賭業大亨紀曉波及其博華太平洋公司,並非上述微信喊單團隊的第一次操作。

清流工作室瞭解到,前述起到關鍵作用的三家新西蘭公司之一“恆馬金融”,曾多次通過互聯網開展相似行為:利用虛假監管平台、僱傭“老師”微信喊單、不斷更換微信名字,誘騙人員的資金進行虛假平台炒作,在騙取資金後,所有工作人員玩失蹤。

該團隊曾因為虛假炒外匯網站被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公安局抓捕歸案。

早在2017年年底,一家名為“宜匯國際”因為質疑虛假平台炒外匯,導致許多投資人大幅虧損而被舉報,隨後被立案。

根據郴州市安仁縣公安局公佈消息,該案件被定性為賭博。安仁縣公安局稱,宜匯國際建立以金融證券市場走勢作為賭注對象,通過設置 “極速產品交易”、“傳統產品交易”兩種賭博方式,其輸贏結果是以某一時點的漲跌憑偶然之事實決定,完全符合《刑法》第三百零三條之規定的構成要件,屬賭博的行為。

公安局共抓獲姜某某等23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21人,其中姜某某、欒某某等人因涉嫌開設賭場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

而一位參與辦案的公安人員向清流工作室稱,宜匯國際的實際控制人何健跑到國外,未被抓獲。

投資人稱,宜匯國際,全稱青島宜匯國際商務有限公司,對應英文名為ULTRASIMPLEGLOBAL NZ LIMITED。董事長為何健。

網易清流工作室發現,ULTRASIMPLE GLOBAL NZ LIMITED正是恆馬金融(SPIRITEDSTALLION GLOBAL LIMITED)的前身。根據新西蘭供應商註冊網站(FSP)查詢,ULTRASIMPLE GLOBAL NZ LIMITED正是今年6月方更名,背後的股東正是一名為住在山東青島市南區大堯路的“JIAN HE”, 該登記地址正是宜匯國際董事長何健所在地,人名和地址均重合。

2019年5月16日,宜匯國際網絡平台開設賭場罪案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據瞭解,目前判決結果已出。其中涉案人員姜某某、欒某某等人因為犯開設賭場罪,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0萬元。

李澤們在微信羣裏遭遇“殺豬盤”的經歷顯示,與上述在逃人員何健相關聯的三個公司,並未就此收手。他們或更換名稱,以一種更為複雜、佈局更精密、涉案人員更隱祕的方式斂財。這一次,他們的佈局與賭業大亨紀曉波的港股博彩公司“博華太平洋”聯繫在了一起。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