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微軟雲遊戲XCloud正式開始測試了,國內主機遊戲的春天還會遠嗎?
格隆匯 10-18 09:19

來了來了!10月15日,微軟旗下雲遊戲服務XCloud正式開始測試。這距離去年十月份微軟向眾玩家公開該服務已整整一年時間。

這是你沒有挽過的船新版本。玩家只需要一台Android 6.0以上的手機、Xbox無線手柄以及5G WiFi或最低網速10Mbps的移動網絡,就可以在手機移動端體驗Xbox的主機遊戲,也許遊戲中換裝還不花一分錢。

目前微軟測試的遊戲包括《戰爭機器5》、《光環5》等。

就在微軟雲遊戲盛大公測之時,谷歌旗下的雲遊戲服務Stadia亦將在下個月19日上線。據悉,谷歌Stadia僅支持公司旗下自身手機設備遊戲。

在今年八月份的2019 ChinaJoy上,騰訊雲亦發佈了旗下雲遊戲解決方案“騰訊雲·雲遊戲解決方案”。公司表示,一兩年後該解決方案將會普及。

不同於現有的遊戲模式,雲遊戲是一種建立在雲計算和串流技術基礎上的在線遊戲技術,其遊戲邏輯及渲染運算均在雲端完成,運算得出音視頻流將通過網絡傳輸至終端。玩家的操作信息則通過終端傳輸至雲端,實現實時交互。

由於運算均在雲端完成,所以雲遊戲對終端配置、存儲空間等方面要求較低,且遊戲存檔可以在雲端自動同步,玩家只要手上有一台便攜式終端,理論上終端無論是搭載Windows、iOS,還是Android系統,都可以隨時隨地愉快地打遊戲(當然網速要夠快)。

雲遊戲的出現及未來的普及,對於千千萬萬中國遊戲玩家而言,無疑是極大好消息。另一方面,對於遊戲行業的CP(內容生產商)而言,何嘗不是這樣呢?

雲遊戲或帶動中國主機遊戲市場發展

早在2009年,OnLive就推出行業首個雲遊戲平台,但並無引起多大的市場反響。雲遊戲真正受到市場關注還要追溯到去年微軟公佈其雲遊戲服務 Project XCloud,及谷歌在今年三月份的年度遊戲開發者大會(GDC)宣佈將推出雲遊戲平台Stadia,“雲遊戲”才為更多的人所熟知。

按照目前發展趨勢,“雲遊戲”的遊戲覆蓋範圍主要為當前的主機遊戲領域,而其盈利模式則主要以來遊戲的訂閲付費。如谷歌Stadia服務,其包括硬件和3個月高級服務的Founders Edition定價為130美元,之後月收費為10美元。

而可運行Stadia服務的設備包括Pixel 3或3A手機和Chrome網頁瀏覽器,未來將會拓展至其他手機及平台。

在兩大科技巨頭的帶動下,收費相對較低(不需要購置主機)、操作簡單且方便的雲遊戲行業預期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據知名互聯網數據中心Statista統計,2017年至2018年雲遊戲市場規模已從4500萬美元增加至6600萬美元規模。至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將大幅增至4.5億美元。

(圖源:招商證券研報)

同期,國內頭部廠商亦在加快雲遊戲行業的佈局。2018年阿里雲推出雲3.0及覆蓋遊戲生態鏈的Game Master智能服務;2019年,騰訊先是推出與英特爾合作的雲遊戲平台騰訊即玩;再是在7月份宣佈與高通簽署非約束性的諒解備忘錄,着力雲遊戲/AR/VR/5G遊戲等領域;還有就是China Joy期間聯合聯合WeGame推出雲遊戲體驗展示。

除此之外,China Joy期間金山雲與intel、華為雲與觸控科技、高通驍龍與小米均推出了各自的雲遊戲體驗展示。

雲遊戲所搭載的主機遊戲在畫面和遊戲可玩性上均要領先於目前國內主流的手機形式——手機遊戲。隨着雲遊戲普及降低主機遊戲的硬件成本(基本上雲遊戲只需購置手柄即可操作而無需購置主機),此前在中國國內一直受冷的主機遊戲有望迎來發展。

此前,由於國內在2000年曾頒佈遊戲機禁令,且屢禁不止的盜版現象極大限制了遊戲廠商的盈利空間,主機遊戲在國內一度經歷“失去的十四年”。期間,全球主機遊戲市場三大廠商(索尼、任天堂、微軟)之一的任天堂曾以分公司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但最後還是難耐盜版的猖獗,黯然退出。

直至2014年,該禁令才廢除。但習慣了免費遊戲的中國玩家亦然不buy主機遊戲。禁令解除後,微軟及索尼先後在2014年及2015年攜Xbox One及Play Station 4進入中國市場,但雙雙摺戟。截至2016年底,PS4+Xbox One在中國大陸的官方總銷量僅為100萬。

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及伽馬數據(CNG)聯合發佈的《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遊戲市場的規模為人民幣2144億元,規模居世界首位。其中有六成來自手遊,頁遊佔28.9%,主機遊戲僅佔可憐的0.5%。

但隨着國內對著作權(亦包括遊戲版權)保護力度加大,年輕玩家消費意識轉變,以及最重要的雲遊戲帶來軟硬件費用(從谷歌公佈Stadia收費來看,似乎並不太高)下降,與較手遊更加、更方便的遊戲體驗,主機遊戲有望終於在中國迎來春天。

受益標的有哪些?

在主機遊戲市場即將隨着雲遊戲的普及而可能迎來行業春天時,提前佈局主機遊戲市場的行業公司將有望率先受益。

目前遊戲行業在主機市場佈局最早、最完善的公司自然是騰訊(00700.HK)。公司不僅有自己的雲遊戲服務平台;2018年收購《流放之路》開發商Grinding Gear Games、並以4.47 億美元入股《絕地求生》開發商藍洞;2019年再入股Fatshark等3A級主機遊戲開發商。

自去年年底確認恢復遊戲版號批覆起,騰訊旗下《和平精英》、《王者榮耀》、《QQ飛車》、《跑跑卡丁車》、《火影忍者》等產品均曾位列暢銷榜TOP10。

三七互娛(002555.SZ)目前亦正在構建內部雲,搭建雲遊戲代理服務、研發框架體系,以實現向5G雲遊戲時代平滑過渡。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 60.71 億元,同比增長 83.83%。就新上市遊戲而言,《斗羅大陸》H5 和《一刀傳世》兩款精品手遊月流水過億;《精靈盛典》自7月份上線後,一度在AppStore 遊戲暢銷榜最高排名第三。頁遊方面,《永恆紀元》、《大天使之劍》自上線後在已發行地區持續貢獻穩定流水。

目前,公司手頭儲備有《斗羅大陸3D》、《江山與美人(暫定)》及MMO 遊戲《明日幻想》、《雲上城之歌》等。

完美世界(002624.SZ)是 A 股唯一有佈局主機遊戲的公司。其中法團隊合作研發的《非常英雄(Unruly Heroes)》評分為9.7分;沙盒生存建造類遊戲深海迷航(Subnautica)在Steam上評價等級為非常好評,為2018 年上半年 TOP20 遊戲。除此之外,公司亦在研發《完美世界》主機版遊戲、《Torchlight Frontiers》、《Magic Ascension》端遊及主機雙平台遊戲。

從業務佈局看,完美世界擁有豐富的主機遊戲研發經驗,最有可能受惠於主機遊戲行業的發展利好。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6.56 億元,同比減少 0.29%;但歸母淨利10.2億元,同比增加30.5%超預期。分行業而言,遊戲業務收入為 28.8 億元,同比增加39.4%。今年內,公司陸續推出了完美世界》手遊、《雲夢四時歌》、《神鵰俠侶2》等遊戲。其中,《完美世界》貢獻流水最大。

此外,公司依託大IP誅仙研發的《新誅仙世界》亦正在研發當中。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