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全科医生大势所趋联合医务(0722.HK)领军大湾区基层医疗
格隆汇 07-25 15:57

一、医改的“重头戏”:分级诊疗,全科医生走进新时代

2009年国家首次提出的“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2017年至2019年,随着医保支付政策、“十三五”相关规划的出台,“分级诊疗”已然成为医改的重头戏,但不可忽略一个背后的现实状况是,伴随着分级诊疗的铺开和纵深发展,势必对全科医生的需求急速上升。

2019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的《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中,提到了一项创新性的改革举措:激发存量活力,例如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全职或者兼职开办专科或全科诊所。这一政策或会进一步刺激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的发展,在中国已经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全科医生培养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而截至2018年底,全国经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达30.9万人,若按《意见》推算国家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达70万人,因而催生出全科医生培训计划的巨大商机。

但是,能提供受医生专业认可且具备资格认证的机构寥寥,近期有媒体用“推金牌培训,为内地医护者量身定制”这一评价来肯定香港联合医务集团(UMP)在大湾区、天津等地为社区全科基础医疗建设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因而让人再次关注到联合医务在过去多年一直推广的 GOLD金牌培训课程。

二、大湾区医疗服务先锋:联合医务,GOLD金牌培训前景广阔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提到要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开展传染病联合会诊,鼓励港澳医务人员到珠三角九市开展学术交流和私人执业医务人员短期执业,这些都是大湾区《规划》公布的对医疗行业的政策支持。

事实上,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出台之前,民间医疗行业的交流合作就已很密切,如一些医生或医疗集团,已曾尝试将香港的医疗资源及医疗人才的培训计划引进珠三角,比如说在这些方面的探索做得较早的联合医务(0722.HK),同时它也是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

近年,联合医务(0722.HK)更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在大湾区内主要城市发展专业医疗服务以及全科家庭医生培训服务。至2019年7月,公司拥有的医疗服务机构覆盖香港、澳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十个中国主要城市,服务超过3000家企业,累积逾100万会员,年就诊超过150万次。2019年中国内地医疗服务网点扩展至20家,服务范围包括: 全科、各类专科、肿瘤科、牙科及辅助医疗服务等。

联合医务以大湾区为重点的主要原因是,大湾区内可合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的数目可观,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统计,大湾区内的9个国内城市共计有22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生的数目约为12,241人(不包括肇庆)。从医疗的分类结构来看,政府才是大湾区里最大的诊所和医疗机构运营者,所以,这也是公私合营的市场潜力所在,寻求与政府在推动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的合作,是目前分享大湾区医疗政策和前景的最佳选择路径之一。另外,大湾区临近香港优质医疗资源,更容易接受全科医生及分级诊疗的变革,因而全科医生的培训需求更大。

联合医务于内地引入香港成熟的“家庭医生式”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公司持续推广GOLD 培训课程,帮助中国所有从事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得以发展和持续进修。

GOLD是 General Practice Oriented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的缩写,即全科医学针对性学习及发展培训课程。据悉,GOLD金牌培训课程是国内首个由家庭医学专科医生主导、全面实用、系统规范的家庭医生培训课程。

GOLD金牌家庭医生培训实质上是一个进阶性课程和持续性认证的课程,其向家庭医生提供GOLD-C (Core) 核心课程、GOLD-A (Advance) 进阶课程、GOLD-TTT (Train The Trainer) 导师课程和 GOLD-R (Reaccreditation) 持续认证课程。为配合家庭医生在社区的发展,GOLD 培训课程亦设有 GOLD-EN (Enhancing Nurse) 护士培训课程及GOLD-SP (Standard Patient) 标准化病人培训课程。

最为关键的地方,国内的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痛点,首先是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其次是缺乏权威性和系统性的全科医生培训,前述内容已经介绍过,全科医生已经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而GOLD金牌培训课程的出现和推广,解决了后面出现的问题。

另外,GOLD 金牌家庭医生培训课程已通过英国皇家家庭医学会 (RCGP) 的权威教育认证,这个课程也是中国首家已获得英国皇家家庭医学会(「RCGP」)的教育认证课程。从这个方面来看,GOLD 金牌培训课程是一个具有高门槛和独一性的培训计划,加上GOLD 金牌家庭医生培训课程已经早已被联合医务在中国市场大力推广,总结了很多实用性的经验和反馈后改进,致使联合医务既有先发优势和专业口碑,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因而能够长期持续分享到这个细分领域市场的黄金发展时期。

基层医疗是一项独特的专业,全科医生是一个需要能够广泛思考、接纳不确定性、并提供个人贴身诊疗服务的医疗专业人员。全科医生不仅是一个普通科医生,是以整个人体为专业对象的专科医生,专门诊断居民日常所见的各类疾病。所以接受能够在基层实践和落地的专业培训是必须的,同时由于科技和医学进步日新月异,接受持续的教育及知识更新,能够加强原有全科医生的医学知识水平,同时跟上医学技术与日俱进的发展变化,保证自身医学水平持续提高,从而成为值得患者信赖的家庭医生,这样的家庭医生才有更大的能力服务更多社区基层以及商业保险客户。其实,从课程的设置上面,已经可以看出,GOLD 金牌培训课程这个项目本身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本身全科医生的基数在提升,然后由于分级诊疗和医改政策的推动,社区医疗和家庭医生会有很大的需求,加上课程进行了进阶和持续认证的设计,因而可预期GOLD 金牌培训课程可给上市公司联合医务带来长期的商业价值和业务流入。

三、从可复制的PPP模式,看PPP模式的进化和潜力

与联合医务的GOLD 金牌培训计划密不可分的另一个价值面,就是其正在快速推动PPP模式(其全称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营合作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据了解,联合医务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在全国(重点在大湾区)布局了约20个PPP项目,已顺利开展的城市包括广东的珠海拱北、广州番禺、佛山、东莞、中山、天津等,均获得了当地卫生健部门的鼎力支持,且该PPP模式更带动了不少全科医生参与进来,为地方的基层医疗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样的快速发展和实践无不昭示着联合医务PPP模式是可复制的成功模式,与此同时,联合医务PPP模式通过创新性示范,不断演绎这进化力和潜力。

目前,联合医务在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布局正如火如荼,特别在广州和东莞这两个城市的表现进展尤为突出。截至最新日期,联合医务已在广州番禺区桥南街社区、番禺区洛浦街洛溪新城社区、番禺区钟村街社区、番禺区南村镇社区、海珠区瑞宝街社区等5处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在东莞寮步镇社区、东莞长安镇社区、东莞石龙镇黄洲社区、东莞常平镇社区、东莞大朗社区等5处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创新PPP模式,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与此同时在推广GOLD 金牌培训计划。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公开信息资料)

2019年2月22日,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香港联合医务集团代表、各镇街卫计局领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全东莞市参加香港金牌家庭医生预评估的医生共计210人出席本次活动。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叶向阳局长表示香港金牌家庭医生培训和全科医生诊疗服务市东莞市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首个项目,这个项目从全东莞市挑选了110名全科医生通过考试评估,从中最终选取了首批30名医生,参与为期52周的金牌家庭医生培训计划,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行政总裁表示香港金牌家庭医生培训得到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大力支持,在活动现场倾情寄语培训班能为东莞培训出优秀家庭医生。

WONCA是全球家庭医生的权威机构组织,其与世界卫生组织等世界机构进行互动,并参与了一些合作项目。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曾共同指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比例应至少达到1:1,才能满足民众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要和需求。世界各国政府因WONCA及世界家庭医生日而开始意识到家庭医生工作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医务(UMP)拥有获得WONCA认证的11家遍布中国及香港的诊所,其为中国基层医疗所作出的贡献和成绩获得了国际此等领域最高水平的认可和肯定。

与此同时,联合医务在东莞市5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开业的要件亦即将齐备。这标志着,联合医务的创新PPP模式已经全面在东莞这个城市铺开,并快速落地,快速生根发芽。

2019年4月,联合医务的PPP模式在大湾区以外的大城市天津再次复制,天津南开区华苑工作室的揭牌,以及同期进行的在华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11名通过考核的全科医生参加2019年GOLD金牌家庭医生培训,昭显该模式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日益强盛。

另外毋庸置疑,基层医疗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可以挖掘的部分也很多,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所载数据,2017年国内门诊诊疗次数约为78.5亿人次,其中基层医疗的问诊次数就高达44.3亿人次,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基层医疗问诊总数的17.5%)亦达7.7亿人次。从各国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在基层医疗开支占整体医疗开支的占比为9.9%,较可比成熟经济体的均值约31%的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 Trendwatch Chartbook 2018;Health At a Glance 2017)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基层医疗服务空间和围绕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推行的PPP模式,其市场潜力无疑是巨大的,根据卫健委以及最新出版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国内已有约超350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这个数字是超过现存在营的医院数量的。

所以,联合医务(UMP)目前快速完成并运营的9个PPP项目仅是星辰大海的一个起点,个中所蕴含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及与GOLD金牌家庭医生培所产生的巨大协同效应,无疑是充满想象空间的,也值得获得持续的长期关注。

(数据来源:卫健委)

而联合医务目前所大力推动PPP模式,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公私合营的家庭医生工作室,推广GOLD 金牌培训计划,旨在为中国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且有权威认证的持牌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全科医生,让他们以家庭医生的角色,为其所覆盖范围的居民提供签约的医疗保健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同时亦是国家推行分级诊疗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2019年4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下发,继续强调重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以及着力提高签约居民感受度。

可见,联合医务所推动的事不但背靠国策和顺应医改大趋势,而且更在基层医疗的环节中和发展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可是,这样的商业格局和模式并非联合医务(UMP)发展的尽头,其最终的星辰大海,指向了医保模式的创新方面,即中国创新HMO模式的探索落地。通过公私合营的PPP模式切入中国医疗市场,进而形成了以全科医生为中心的覆盖面广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通过广泛的医疗资源链接和分布网络来普及和推动中国的HMO发展。

这代表着,最终离不开引入提供保单或对应保险服务的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居民可负担的公私合营医疗服务网络(指PPP模式),继而采用以全科医生及循环医学为主导的医疗保健模式,在这个涉及医生、患者及保险机构三方的HMO模式中,商业保险是必不可少的实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可推出多元和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进而透过基层医疗服务的推广和循环发展来最终促进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个中蕴含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空间无疑会比提供专业培训计划或开设医疗工作室更高几个数量级。

目前,国内商业医保的市场发展迅猛,2019年1-5月健康险实现原保费收入3265 亿元,同比增速达33.3%。2014年至2018年健康险的规模由1587.2亿元增长至5448.1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36%。可见,国内的健康险“赛道”仍处于高增长阶段。

(资料来源:安永-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2018),The European System of integrated Social Protection Statistics)

横向比较发现(2015年数据),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比例较高,个人医疗支出负担较重,加上中等收入人口比例提升,例如2017年中国中等收入家庭人口占总人口37.4%,预料对消费型保险的接受度和购买力大幅提升。意味着居民健康保障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急需商业健康险填充空白。

联合医务无论从所在赛道或业务发展逻辑来看,其所拥有的内涵价值和前景确定性将随着网点布局和PPP模式快速推广而逐渐明朗化,并且先入优势也会随之凸显出来,而随之而来的,是保险业务量的起飞。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